幣圈凜冬將至?比特幣以太坊雙雙跳水,誰在裸泳?
一片慘綠:比特幣以太坊領跌,山寨幣哀鴻遍野
3 月 31 日,加密貨幣市場一片哀嚎,彷彿提前進入了寒冬。比特幣不再是那個一往無前的領頭羊,日線圖上醒目的四連陰,宣告著從 8.7 萬美元高點滑落至 8.1 萬美元。然而,與以太坊的慘狀相比,比特幣的跌幅似乎還算溫和。以太坊日線圖上的七連跌,猶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從 2100 美元一路跌至 1800 美元,這哪裡是“二哥”,簡直是“二愣子”!更不用說那些追逐熱點、期望一夜暴富的山寨幣,更是跌得七零八落,漲少跌多,簡直是割韭菜不眨眼。CoinMarketCap 上的恐慌指數高達 24,”極度恐慌”四個字,像一記重錘,敲打著每一個投資者的神經。我真想問問那些鼓吹“牛市來了”的 KOL 們,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爆倉潮湧:多頭血本無歸,誰是幕後推手?
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全網 24 小時內爆倉總額高達 2.13 億美元,其中多單爆倉就佔了 1.63 億美元。想象一下,多少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多少家庭因此破裂!而最大的一筆爆倉,竟然發生在幣安的 ETH/USDT 交易對上,價值 1330.84 萬美元。這不禁讓人質疑,市場是否存在莊家操控?散戶的血汗錢,是否淪為了鯨魚們的盤中餐?更可怕的是,市場自去年 12 月創下頂部之後,已經連續三個月下跌。散戶們的情緒早已跌至冰點,對未來行情更是充滿了迷茫和恐懼。我只能說,在這個殘酷的市場裡,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知識和風險意識,就貿然入場,那麼你注定會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ETF光環褪色:流入放緩,以太坊獨木難支
比特幣ETF:曇花一現的希望?
曾幾何時,比特幣現貨 ETF 被視為加密貨幣市場的救星,是機構入場的敲門磚,是牛市重啟的引擎。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儘管從 3 月 14 日開始,比特幣現貨 ETF 確實連續 10 天實現了淨流入,甚至在 3 月 17 日、18 日和 20 日,淨流入都超過了 1 億美元。但好景不長,從 3 月 21 日起,淨流入開始放緩,3 月 28 日更是出現了 9300 萬美元的淨流出,終結了這短暫的蜜月期。 https://example.com/bitcoin_etf_flow.png (此處為示意圖片網址,請替換為真實數據圖表) 這不禁讓人懷疑,比特幣 ETF 的光環是否已經褪色?機構的熱情是否只是曇花一現?
以太坊ETF:審批陰雲籠罩,前途未卜
與比特幣 ETF 的境況相比,以太坊現貨 ETF 的前景則更加黯淡。本月以來,只有兩天實現了淨流入,其餘時間均為淨流出。幣價的表現自然也是慘不忍睹。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對於以太坊 ETF 的審批態度一直曖昧不明,各種延遲和質疑,讓市場對其能否順利通過充滿了疑慮。有人說,以太坊 ETF 的命運,將直接決定以太坊乃至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走向。我認為,這種說法並非危言聳聽。
山寨幣:以太坊的陪葬品?
以太坊的萎靡表現,也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一眾山寨幣,尤其是 L2、再質押等賽道。這些山寨幣,往往依賴於以太坊的生態系統,以太坊一旦出現問題,它們自然也難逃厄運。更可悲的是,許多散戶對這些山寨幣的風險認識不足,盲目跟風,最終血本無歸。我只想提醒大家,投資需謹慎,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更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那些虛無縹緲的概念上。
達摩克利斯之劍:4月2日美國關稅政策,市場風聲鶴唳
特朗普的貿易戰:加密貨幣市場的噩夢?
3 月 31 日,全球股市一片慘淡,日本股市大跌 4%,韓國股指跌幅擴大至 2.3%,美國期貨早盤也出現下跌。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正是即將於 4 月 2 日揭曉的美國關稅政策。特朗普時代的貿易保護主義陰魂不散,他聲稱可能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這無疑給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加密貨幣市場作為高風險資產,自然也難以倖免。
有人說,加密貨幣是避險資產,可以對沖傳統金融市場的風險。但事實證明,在極端情況下,加密貨幣往往與股市同漲同跌,甚至跌幅更大。畢竟,當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時,人們首先拋售的就是那些風險最高的資產。特朗普的貿易戰,無疑是懸在加密貨幣市場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
花旗銀行:三種情景分析,誰在危言聳聽?
花旗銀行發布了一份報告,總結了三種主要的關稅情景,並給出了相應的市場影響:
- 僅宣布互惠關稅:市場反應較為有限。
- 互惠關稅加增值稅(VAT):美元指數可能立即上漲 50-100 個基點,全球股市也可能下跌。
- 除了互惠關稅和增值稅外,還包括行業性關稅:市場反應或更為劇烈。
花旗的分析看似理性,但實際上卻充滿了不確定性。市場的反應往往難以預測,各種因素相互交織,可能導致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更何況,花旗銀行本身也存在利益衝突,他們的報告是否完全客觀公正,也值得懷疑。
數據密集:市場避險情緒濃厚
在標普 500 遭遇 2020 年以來最糟糕一季度开局後,分析師紛紛警告後續下跌的潛在可能性大於上漲。還有分析指出未來關稅和報復行動是關鍵,「4 月 2 日」市場反應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關稅的時機,特別是行業關稅以及其他國家對互惠關稅的反應速度。此外,4 月 4 日晚,美國將公布失業率、非農就業數據,接下來鮑威爾將發表主旨講話。
密集數據和政策來襲,部分市場投資者選擇離場觀望,無可厚非。畢竟,誰也不想成為被市場波動吞噬的炮灰。但這種避險情緒,反過來又加劇了市場的下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冷靜和理性,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後市迷霧重重:專家各執一詞,散戶何去何從?
Mike McGlone:以太坊是風向標?還是死亡螺旋?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大宗商品策略師 Mike McGlone 認為,現在應該關注 ETH 價格走勢,因為 ETH 與市場上其他風險資產的價格之間存在明顯聯系。如果標普 500 指數中的股票持續疲軟,ETH 可能會進一步下跌。同時,McGlone 認為重回 2000 美元水平的 ETH 可能會為風險資產指明方向。然而,如果比特幣無法恢復穩定的價格增長,可能會加劇山寨幣陷入虧損,尤其是頭部山寨幣將繼續走弱,甚至引發 ETH 在今年晚些時候回落至 1000 美元價格水平。
McGlone 的觀點看似有理有據,但實際上卻充滿了主觀臆斷。他將以太坊視為風險資產的風向標,但這種說法是否成立,仍然有待驗證。更何況,市場的走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單純地關注以太坊的價格,可能會陷入以偏概全的誤區。如果真如他所說,以太坊跌至 1000 美元,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David Duong:暴風雨前的寧靜?還是無人知曉的黑天鵝?
Coinbase 首席策略研究負責人 David Duong 則表示,4 月 2 日市場反應會相對平靜。但他的警告是,沒有人對此做好准備,主要是因為有太多的變量需要跟蹤,太多的路徑需要考慮。這讓我們面臨一些極端可能性,特別是在特定行業的表現以及對經濟的更大影響方面。然而,隨着財報季很快將成為下一個主要關注點,市場在 4 月中旬之前不會准備好採取重大觀點。
Duong 的觀點更加謹慎和保守。他承認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並提醒投資者保持警惕。但他同時也暗示,市場可能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至少在 4 月中旬之前是這樣。我認為,這種觀點可能過於樂觀。市場的反應往往出人意料,誰也無法保證不會出現黑天鵝事件。
Raoul Pal:全球流動性觸底?還是資本的自我安慰?
Real Vision 創始人 Raoul Pal 轉發了一張全球流動性 M2 與比特幣價格走勢圖,並表示市場處於底部區間。
https://example.com/m2_bitcoin_chart.png (此處為示意圖片網址,請替換為真實數據圖表)
Pal 的觀點與眾不同,他認為市場已經觸底,即將迎來反彈。他的依據是全球流動性 M2 的數據,他認為 M2 的觸底回升,將帶動包括比特幣在內的風險資產上漲。我認為,這種觀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也存在風險。全球流動性 M2 與比特幣價格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聯系,仍然有待驗證。更何況,即使 M2 真的觸底回升,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導到市場上。
總而言之,對於後市的判斷,專家們各執一詞,莫衷一是。散戶們應該相信誰?我的建議是,不要盲從任何人的觀點,要有自己的判斷。學習基本知識,了解市場邏輯,控制風險,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