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 智能合约 柴油滤芯 汽车后市场 供应链

想法很新颖,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柴油滤芯维护问题,能提高效率和透明度,降低成本,值得...

区块链视角下的柴油滤芯智能维护 柴油滤芯作为汽车燃油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状态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传统柴油滤芯的维护依赖人工检查和经验判断,存在维护不及时、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套智能化的柴油滤芯维护系统,提升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增强...

还有 6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1人围观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置顶 金融信息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浏览64 评论1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什么是eUSD Card?

eUSD Card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eUSD Card有以下产品特性

  1.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1. 充值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且实时到账。
    2. eUSD Card携手行业领先的非托管钱包供应商CoinsDO,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3. 目前支持的币种:

      • 稳定币:USDT/USDC
      • 主流币:BTC/ETH/SOL/BNB/TRX
  2.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1. 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宝绑定使用
    2. 支持虚拟卡和实体卡,实体卡预计将在3月份推出
  3. 支持发布联名卡

    1. 我们支持定制卡片设计,将客户的企业Logo打印在卡片上,帮助合作企业吸引品牌的忠实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4.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1. eUSD Card支持全球210多个国家、5000万个商户进行快速支付
  5. 多重安全防护

    1. 3D Secure(3DS)双重验证,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2. 支持最新Passkey/FaceID功能,保护信息安全
    3. 一键冻结卡片功能,用户可随时在线冻结/解冻卡片,保障资金安全。

使用场景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2.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3.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4.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未来展望

  • 支持自托管钱包:允许用户绑定自己的钱包,自行管理私钥
  • 支持理财定投功能:允许用户的闲置资金产生利息,产生利息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关于 eUSD.com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虚拟货币 以太坊 稳定币 USDT USDC
币圈史诗级巨变:第四次工业革命竟靠它点燃?!

区块链分析

币圈史诗级巨变:第四次工业革命竟靠它点燃?!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25 浏览16 评论0

2025年的加密市场:幸存者偏差还是新金融革命?

加密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时间来到2025年,加密货币的世界对于“圈内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历经十余年发展,穿越数次牛熊,每一个幸存至今的代码Ticker,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然而,加密资产总规模仅为3万亿美元,与400-600万亿美元的传统金融市场相比,体量仍不足1%。

尽管去年由Grayscale推动的比特币ETF成功进入华尔街,但它似乎难以肩负起“数字黄金”的重任,未能与纳斯达克同步,反而与传统黄金价格走势背道而驰。

回归本源:从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出发

面对这个我们趋之若鹜的加密市场,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幸存者偏差,还是新金融革命的试验田?正如肖风博士所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归区块链的原点,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审视当下备受关注的数字货币/加密资产、加密市场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如果仅从单一维度(如美国SEC)来看,加密资产可能只是商品或证券;从宏观角度看,加密市场也许只是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细分领域。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区块链的本质,并将其与前几次工业/科技革命联系起来,那么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的区块链,必将展现出一幅大航海时代,扬帆起航的壮丽图景。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因此,我们需要回归初心,探究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的禀赋:新金融的基础设施

解决支付清算的一致性问题

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并非单一技术,而是去中心化、密码学、共识机制、透明性、激励机制等要素的系统性结合。这些要素的结合,体现在中本聪2008年的比特币白皮书中:

比特币白皮书通过结合多种创新科技和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设计,希望改变以传统银行为核心的中心化金融体系,解决当前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中心化信任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方式(a peer-to-peer version of electronic cash (system) would allow online payments to be sent directly from one party to another without going through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数字货币的优势:即时、全天候、低成本、可编程

从比特币的视角延伸,区块链的禀赋在于其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本质,它从一开始就被设计用于解决支付清算的最终一致性问题。构建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能够充分发挥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近乎即时的结算、24/7全天候可用、交易低成本,以及数字货币Token本身的可编程性、互操作性、与DeFi可组合性带来的无限可能。这些都是传统金融支付体系所渴求却难以实现的。

投资人Will Wang对此给出了精辟的总结:In Trustless We Trust。如果要加上一个期限,我认为是一万年。

金融的本质与基于区块链的新金融

金融的本质:价值的跨时间、跨空间期限错配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的跨时间、跨空间期限错配。这一本质千年不变。但服务方式在变:从无银行到有银行,从无央行到有央行。

新金融如何提升效率:跨时间、跨空间、价值

基于区块链的新金融,能够极大地提升金融的效率:

A. 跨时间

一方面体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即我今天当下使用明天的钱,需要为明天的借款支付时间利息。通过DeFi运行的这种利率模型,将解锁传统银行资金周转(一年12次)的极限,从而极大地提升资金效率。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即时结算。例如,从香港到美国的汇款,通过Web3支付实现秒到账,且手续费接近于零,无需五家机构对账,这就是最优的选择。

B. 跨空间

最直观的案例是,在2023年,股神巴菲特通过发行接近“0”利率的日元债券,重仓投资高回报的日本商社。但是,银行、央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会成为价值全球流动的卡点和阻碍。这正是新金融能够突破的点:全球范围内,跨空间的价值配置。在区块链及Web3行业,并没有“出海”一说,因为我们Day One Global,我们不一样。

C. 价值

稳定币、合成美元或专用货币本质上是与美元挂钩的Token,通过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凸显货币的本质属性,加强其核心功能,提升货币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此外,区块链上流通的Token可以承载其他资产,例如Tokenized MMF,那么这种价值Token的传输也能即时完成。Visa一直以来的对外口径是Money Transfer,有了区块链之后,应该改为Value Transfer。

新金融的核心:分布式记账与账本变革

人类记账方式的三次变革

就像货币的本质属性(价值尺度)与核心功能(交换媒介)是不变的,尽管经历了贝壳、筹币、现金、存款、电子货币、稳定币等货币的载体或表现形式。新金融的本质同样不变,需要变革的是银行、交易所等服务方式,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分布式、数字化、跨越时空的场景下,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新金融最大的革新是记账方式的变化——区块链这个公开透明的全球公共账本。人类记账方式的变化数千年来仅发生过三次,每一次都深刻塑造了经济形态与社会结构,每一次突破都折射出技术与文明的协同进化。

苏美尔时期的单式记账(公元前3500年),使得人类首次突破口语传播限制,促进了早期贸易和国家的形成,因为需要记录税收和贸易。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中就出现了商业纠纷条款。

复式记账对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的商业革命有推动作用,地中海城邦贸易繁荣、热那亚船队投资、美第奇家族跨国银行都需要复杂财务工具,从而推动了银行和跨国公司的出现,商业信用的建立。

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熟悉的,2009年由比特币推动的分布式记账,促成了去中心化金融、信任机制的变化,以及数字货币的兴起。

分布式记账带来的新金融三大变化

这一基于分布式记账方式变革的新金融,必然与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钱包和可编程货币密不可分。区块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账本结算层,本身的构造初始就是用于解决支付清算的最终一致性问题。构建在分布式账本上的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结合,能够为新金融带来无限可能:近乎即时的结算、24/7全天候可用、交易低成本,以及数字货币Token本身的可编程性、互操作性、与DeFi可组合性。

由此,新金融主要呈现出三大变化:

一是记账方式从中心化的复式记账,变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

二是账户从银行账户变为数字钱包;

三是记账单位从法定货币变为数字货币。

而最重要的分布式记账因数字化的跨时间、跨空间、跨组织特性而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金融基础。

金融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历次工业革命与金融服务的支持

肖风博士引用了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这位诺奖得主认为,所有工业革命都依赖新的金融服务方式的支持,才能支持新的工业革命得以发扬、发展与壮大。反过来说,没有金融革命的加持,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可能无法成功。同样,另一经济学家进一步指出,每场工业革命都是能源革命、产业革命和金融革命的叠加,其中金融革命往往是前提。

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前三次工业革命,而现在我们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与数字化时代。我们先来回顾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以蒸汽机为标志,发生在英国。英国国债体系与股份制银行为铁路和工厂提供融资渠道,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在《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中指出,英国在工业革命前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如国债制度、银行体系完善)、产权保护、降低交易成本等制度创新,为技术突破(如蒸汽机、纺织机械)提供了资本积累和风险分担机制。他认为,“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正是对这一阶段的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电力和无线通信为代表,发生在美国。美国的金融体系(如投资银行、股票市场)资本聚合的发展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其为企业的规模化融资提供了渠道。例如,铁路建设需要大量长期投资,美国通过发行铁路债券和股票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银行(如J.P. 摩根)在整合分散资本中扮演关键角色。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以计算机、代码和互联网为标志,同样在美国兴起。彼时硅谷风险投资模式(如红杉资本、KPCB)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融资机制。VC通过股权投资为高风险、高回报的初创科技企业(如苹果、微软、谷歌)提供早期资金,例如1970-2000年间,美国VC投资额从每年数亿美元增至千亿美元级别,直接推动了半导体、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

在此基础上,1971年成立的纳斯达克股市,以低门槛、高流动性和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成为科技公司上市融资的主渠道。例如,微软(1986年上市)和亚马逊(1997年上市)通过IPO获得扩张资本。同时,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ESOP)等工具吸引人才加入创新企业,将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绑定。

寻找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诞生地

如果说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第四次金融革命已经具备了基础前提条件,那么按照“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的论述,其实就是在寻找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哪里诞生。

第四次工业革命:AI与区块链的融合

ARK Invest的观点: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增长

“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早由德国人在2013年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制造领域,从而改变传统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智能化的工业生产模式。然而,仅仅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局限在工业领域,显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基于以AI、区块链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远影响。

被称科技投资女王的木头姐 Cathy Wood 在年初发布了 ARK Invest《Big Ideas 2025》研报,表示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到2030年全球的经济增速为3.1%,但是她认为,彼时全年的经济增速应该超过10%!

ARK Invest 认为 宏观经济的增长变化符合历史规律,呈现阶梯跳跃的现象,每一个跳跃都是重大科技变革所带来的。

人类历史从开始以来,经济停滞了10万年,而创新(尤其是写作)使帝国得以将各大洲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实际增长率在公元1000年翻了两番。此后,农业创新使人口密度增加和劳动力专业化,导致1500年增长率翻了一番,达到每年0.3%。

此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把人类的经济增速带到平均每年0.6%。以电气化、汽车和电话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化,让人类在过去的125年里将经济增速翻了五倍,达到平均3%。

如果没有新的科技革命,那么IMF的预测大概率是对的,但是木头姐认为,以AI、区块链、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可能会再次提高生产力,会是重大的科技革命,并在未来5到10年内推动经济增长再上一个台阶。

www.ark-invest.com/big-ideas-2025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在重构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

我很认可木头姐讲的两个逻辑:

1)每次科技革命都会让经济增速上一个台阶;

2)AI是重大的科技革命。

这点在2025年的当下应该没什么争议,那么我想表达的是:

每一次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通过技术突破重构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突破原有物理或制度边界,创造出全新的价值交换场域。这种“经济空间拓展”并非单纯地理范围的扩大,而是通过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价值创造边界和交易规则体系三个层面实现升维。

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让生产从家庭作坊转向工厂,铁路和轮船扩大了贸易范围,使得原材料和商品能够跨地区运输,这确实是地理空间的拓展,本质是将地表资源与殖民地纳入单一资本主义生产网络。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带来了城市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创造了网络虚拟经济空间,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等,完全打破了地理限制。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涉及AI、区块链、物联网,进一步融合物理和数字空间的边界,更甚至是将AI Agent硅基世界的经济活动涵盖其中。

AI Agent与Web3数字钱包:支撑硅基文明的价值流转

AI的最大价值在于具身智能和空间智能,这需要大量的实体机器人,以及虚拟AI Agent。投资人王超之前谈过,假设未来是一个由数千万AI Agent组成的社会,那么与人交互、机器与机器交互,各种交互,Cryoto是比较行得通的一个方案。

木头姐表示:AI Agent 将改变人们搜索、购物的逻辑,并由数字钱包进行承载;数字钱包能够进一步整合传统银行金融服务中的储蓄、借贷、保险、投资、消费等功能,通过AI Agent 创新范式,能够将下游平台的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消费的价值链往上游移动。

同样我也认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可编程货币才能胜任AI硅基文明的价值流转,并通过Web3的数字钱包来承载。这就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需要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新金融,否则就将沦为传统金融降本增效的老旧概念。

英国靠信贷与债券市场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靠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撑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由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VC)和纳斯达克新兴股票市场支撑,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难道不需要新的金融模式吗?

代币经济引擎:点亮全球动力

功能型代币(Utility Token):引领加密市场的关键

正如肖风博士所说:

很多人羞于承认区块链是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常提到要做“联盟链”或“无币区块链”。但过去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类尝试大多行不通。我们必须勇敢承认,区块链作为调整生产关系的工具,其核心切入点是金融。如果沒有金融需求,我们根本不需要区块链。这意味着,当人类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关系创新时,一场新的金融革命不可或缺。否则,这一切可能不会发生,或无法成功。

显然,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新金融模式已经就位,在这之上的代币经济引擎已经开始轰鸣。

尽管代币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从最初肖风博士的三代币模型,到如今代币的五种类形,再到最近 a16z 给出的七种代币类型框架,尽管说 Online is New Onchain, 所有资产都将要被代币化上链,但是我认结合项目网络使用权的功能型代币(Utility Token),是引领加密市场的关键。如果说其他代币类型都是升级改造,那么功能性代币可以是一个创新。

Web3应用的三代币模式

2023年,肖风博士在香港Web3嘉年华上发表了《Web3 应用的三代币模式》闭幕演讲,我对此也在2023年7月撰写过《价值捕获与合规前行,三代币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探索》一文,就功能性代币的探讨,如今看来,依旧十分适用。

使用权制度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 Web3,则是一套基于价值网络的经济模型(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强调数据可信、数据主权和价值互联。在一切价值都可代币化的前提下,价值不仅仅包括了所有权,更重要的是使用权。

使用权则是非独占的,具有多重共享性,可以多次授权、许可,甚至做到开源、CC0的无限循环,利于普通用户参与其中并共享价值。使用权制度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原有的组织形态就不一定合适,以开源组织、非营利组织为基础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就天然地契合了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成了 Web3 新经济模式的最主要组织形式。

在使用权制度下,去中心化组织中所有参与者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进行大规模协作,作出自身的贡献,共享组织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化项目股东所代表的股东所有权已经没有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项目的使用权。

使用权不能被股份化,但是可以被代币化。结合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使用权能够以Token的形式标准化和份额化,这与每一个在项目网络中的参与者的利益都有关系,这种代币被称为——功能型代币(Utility Token)。

在这种 Web3 新经济模式中,代币本质上是价值的载体,只有在深刻了解代币的价值本质之后,才能为 Web3 应用设计出最优的经济模型,实现多层## 案例分析:Web3去中心化电信运营商Roam

Roam:构建全球开放无线网络

我们来看一个生动的代币经济引擎案例——Web3去中心化电信运营商Roam,这个项目切实能够通过Web3的方式去解决Web2场景中出现的,难以解决的痛点,可以说是Web3脱虚向实的典范。

Roam致力于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无线网络,确保人类和智能设备在静止亦或是移动状态都能够实现自由、无缝和安全的网络连接。相较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地域局限,以及业务的同质化,Roam基于区块链与生俱来的全球化优势,通过搭建OpenRoaming™ Wi-Fi 框架的去中心化通信网络,同时接入eSIM服务,构建起了一个全球开放、免费的无线网络。

通过仅仅两年多的建设,目前,Roam在全球190个国家拥有1,729,536个节点,2,349,778个应用程序用户,并且每天进行50万次网络验证活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无线网络。此外,Roam用户在建设和验证Wi-Fi节点时还可以获得免费的eSIM数据,使得Roam成为能够采用互联网模式运营的电信服务商。

depinscan.io/projects/roam

Wi-Fi+eSIM:推动去中心化网络快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虽然传统Wi-Fi依然承担着超过70%的数据流量,但其老旧的基础设施和隐私数据安全问题限制了其潜力的发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Roam与Wi-Fi联盟及无线宽带联盟(WBA)合作,结合传统OpenRoaming™技术和Web3的DID+VC技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通信网络。这不仅降低了全球网络建设的高昂前期成本,还实现了类似于蜂窝网络的无缝登录和端到端加密功能。

Roam鼓励用户通过Roam App参与网络共建,分享Wi-Fi节点或升级至更安全便捷的OpenRoaming™ Wi-Fi。用户不仅可以在全球四百万个OpenRoaming™热点之间享受无缝连接,还## 结论:新金融基建实现全球金融普惠

全球化与区块链:世界是平的

Roam通过Wi-Fi+eSIM的全球免费接入,和多样化的项目网络激励机制,推动了去中心化网络的快速发展。Network State的理想国,需要构建在通信网络之上,像Roam这样的Web3去中心化电信运营商,可能就会成为理想国的数字底座。

Roam:AI硅基文明的通信底座

再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叙事,Roam这样的项目网络显然能够成为AI硅基文明的通信底座,也能够为价值的全球传输带来互联网一样的速度。这种在2年内拔地而起的Web3的新经济模式,可以说是对Web2传统经济模式的一种颠覆,代币经济引擎至关重要。

杨培芳老师说:“回顾人类历史,华夏民族曾以农桑丝绸和模糊整体论哲学雄踞农耕文明时代;欧美又以机械电力和精细还原论哲学称霸工业文明时代。”

通过代币经济引擎点亮全球动力

那么在这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尽管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了逆全球化的浪潮,但是我们依然会被区块链的统一账本拉齐,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是平的。就像一本书中所讲的:“我们想要跨洋飞机,但是却发明了Zoom”。

在这个平行的全球化市场中,我们能够通过代币经济引擎点亮全球动力,能够通过区块链结算网络做到全球价值即时传输,能够通过新金融基建实现全球金融普惠、金融平权,当然能够做到的还有很多,需要去做的也会有很多。

DeFi Web3 新金融 金融科技 分布式账本
银行圈炸锅!中兴通讯GoldenDB掀起“去IOE”风暴,四大行集体All in!

金融信息

银行圈炸锅!中兴通讯GoldenDB掀起“去IOE”风暴,四大行集体All in!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23 浏览10 评论0

首届中兴通讯GoldenDB金融核心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研讨会概况:聚焦金融核心系统转型

近日,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创新应用专委会主办,中信银行承办,中兴通讯金篆信科协办的首届中兴通讯GoldenDB金融核心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农信联社、城商行、农商行等超过20家金融机构的近百位领导和专家,旨在深入探讨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在金融核心业务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共同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需求,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核心系统的转型升级。

嘉宾致辞:强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研讨会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创新应用专委会秘书处负责人主持。徽商银行首席信息官王勇、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周鹏东、金篆信科常务副总经理赵培分别在会上发表致辞。

赵培在致辞中强调,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核心系统作为金融业务的“心脏”,其技术自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他表示,在中信银行和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大力支持下,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得以与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领导、专家共同探讨数据库信创替代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各金融机构,打造更加卓越、更加易用的新一代核心系统。

主题演讲:GoldenDB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

在研讨会的主题演讲环节,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贵州银行、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以及中兴通讯金篆信科的技术专家们,分别从核心系统建设方案、如何利用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实现异构数据库迁移、如何提升系统性能、支持复杂业务以及优化运维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分享。

建设银行:核心系统全面迁移至分布式平台

中国建设银行已成功将其境内外全部核心系统从传统主机迁移至分布式平台,这标志着核心系统主机时代的终结。新系统底层全面采用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使得中国建设银行成为首家完成全部核心系统主机下移的国有大型银行,这一重大成果更荣获“2024金融信息化十件大事”的殊荣。

中信银行:GoldenDB的早期实践与成功应用

中信银行是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的早期客户,自2014年起,中信银行便携手中兴通讯,共同面向金融核心业务场景对GoldenDB数据库进行深度打磨。2019年10月和2020年5月,GoldenDB数据库成功支撑中信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和账务核心系统的投产上线,使得中信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核心系统数据库替代的大型银行。

广发银行:股份制银行核心系统迁移的先行者

广发银行携手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连续打造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和信用卡核心系统,成为国内优先实现银行核心系统从大型机一次性迁移至国产数据库的股份制银行,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首家基于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建设新银行核心系统的大型银行。新系统有力支撑了广发银行业务的持续演进,并为其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贵州银行:构建全新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

2020年11月,贵州银行与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联合打造了全新的核心业务系统。新系统实现了全行数据的统一管理,并且业务和数据库均基于分布式架构,从而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开发、快速迭代和快速投产。在数据库层面,新系统采用了两地三中心建设模式,实现了同城RPO=0的高可用性。

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GoldenDB资源池的快速上线

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与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联合攻关关键业务系统数据库,通过构建GoldenDB资源池,并定制标准化的租户规格套餐,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快速上线。2023年,该联盟已成功投产40余个业务系统。2024年,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与GoldenDB进一步加速业务改造,并在9月成功实现手机银行业务的顺利投产,为将来核心系统的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动研讨:共话金融核心系统转型之路

本次研讨会为金融机构核心系统转型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的各金融机构代表就核心系统的建设方案、技术路线以及运维投入情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交流,各机构对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在金融核心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行业专家的经验分享,也为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应用分布式数据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望未来:携手共建金融科技新生态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中兴通讯金篆信科将基于GoldenDB数据库,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金融科技 分布式数据库 核心系统 数据库迁移 信创

金融信息

突发!黄金暴涨背后,竟藏着特朗普惊天阴谋?!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22 浏览10 评论0

本周市场前瞻:美联储决议、关税迷雾与地缘危机

本周,金融市场将面临三重挑战:备受瞩目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税问题以及危机四伏的地缘政治局势。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预计将出现剧烈的波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谨慎应对。

美联储利率政策:牵动市场神经

在结束了过去一年的降息周期后,市场对美联储本年度的利率政策走向高度关注。任何与经济数据相关的、能够提升降息预期的信息,都将对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价格走势产生显著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数据,以研判市场趋势。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黄金走出独立行情

由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和缺乏透明度,美联储的决策也因此变得犹豫不定,市场情绪也随之摇摆。然而,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黄金却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立的上涨行情,目前已进入新的价格区间。因此,黄金市场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将会表现得更加敏感。

中东地缘局势:恐慌情绪升温

上周末,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了空袭,随后胡塞武装也对美国航母发起了袭击。在俄乌冲突尚未完全结束之际,中东地区又燃起新的危机,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所带来的避险情绪,在短期内难以消退,市场恐慌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美国的战略意图:警告伊朗?

美国选择在这个时机打击胡塞武装,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警告其背后的支持者——伊朗。此举或意在向伊朗施压,警示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扩张。

历史重演?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策略

正如我此前多次在会议直播中所说,特朗普似乎有意在其第二任期内实施他在第一任期内未能完成的政策目标。目前来看,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黄金上涨趋势的延续,也正需要这种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有利事件”的加持。

全球秩序的维护者还是搅局者?

美国针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仍在继续推进…… 那么,美国究竟是全球秩序的维护者,还是一个搅局者? 答案或许已经显而易见。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情绪也会水涨船高。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我们只能接受现状,并努力从中抓住危机中的转机。

《莫尔趋势系统模型》分析:黄金的回撤即是机会

http://mpimg.cnfol.com/ueditor/202503/17/1742190760866523.jpg

或许是因为上周黄金价格上涨力度强劲,空间较大,今天早间开始到现在,价格并未继续上涨。不过,在整个宏观面的影响下,上涨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逢低回撤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入场机会。

技术分析:支撑位与目标位

我们通过《莫尔趋势交易系统》观察,金价目前维持在长周期的上涨轨道内,但短周期可能存在调整修复的需求。下方第一支撑位位于2980美元,第二支撑位位于2974-2972美元区域附近。如果回撤至这些位置能够企稳,则有望再次上涨,目标位可看至2990美元。如果能够有效收于2990美元上方,则进一步上探3000美元关口的概率将会增加。

风险提示:市场瞬息万变,交易需谨慎

近期国际局势意外频发,市场受其影响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盘中交易务必要灵活应对。获取即时消息提醒可联系客服入会。

http://mpimg.cnfol.com/ueditor/202503/17/1742190793773566.jpg
http://mpimg.cnfol.com/ueditor/202503/17/1742190799249598.jpg

(以上分享纯属个人观点,并不构成实际操作建议,交易有风险,盈亏需自负)

以太坊 智能合约 数字资产 金融科技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