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 AI GPU 算力 数据中心

黃仁勳COMPUTEX 2025:輝達AI工廠落地台灣,仁寶股價看漲,主權基金伺機而動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5-22 02:15:31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輝達COMPUTEX 2025:黃仁勳的AI工廠與台灣新總部

2025年5月19日,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再次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焦點,而這一切都歸功於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那場充滿魅力的主題演講。與其說是單純的技術發表,不如說這是一場對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深刻預測。這次,他不僅回顧了輝達過去三十多年來的技術演進,更以“AI工廠”(AI Factory)為核心概念,深入闡述了人工智慧(AI)、加速運算、機器人技術、以及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等領域的最新突破與未來願景。不得不說,聽完他的演講,總會讓人覺得科技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甚至有點迫不及待想看到這些技術真正落地應用的那一天。

AI浪潮下的科技巨擘:從晶片公司到基礎設施供應商

回顧輝達的發展歷程,從1993年成立之初專注於圖形晶片(GPU),到2006年推出CUDA架構並引領通用GPU運算,再到2016年全面擁抱人工智慧,輝達的轉型之路可謂精彩。如今,輝達已不再只是一家單純的晶片公司,而是躍升為全球AI和加速運算領域的基礎設施供應商。這種轉變,就像看著一個孩子慢慢長大,最終成為一個領域的領頭羊,讓人既驚訝又佩服。

黃仁勳強調,輝達的定位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科技公司,更像是全球數位經濟的“基礎設施公司”。無論是資料中心、雲端運算,還是現在他大力推廣的AI工廠,輝達的軟硬體平台都正在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基石。這也意味著,輝達的產品和技術,將會像水電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電力到AI:黃仁勳的第三大基礎設施願景

在這次演講中,黃仁勳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AI工廠”。他認為,AI工廠將會是繼電力和網際網路之後,第三大社會基礎設施。AI工廠的本質,就是透過消耗能源和算力,來批量生產“tokens”,從而為各行各業賦能。這就像是把AI當成一個工廠,不斷生產出各種有用的東西,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他以歷史為鑑,回顧了電力和網際網路如何徹底改變世界,並指出AI工廠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深刻地重塑社會和產業結構。未來,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產業、甚至每一家企業,都需要建設自己的AI基礎設施。AI將像電力和網際網路一樣,無處不在,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像一下,未來無論做什麼,都有AI在背後默默支持,那種感覺,是不是既興奮又期待?

最近仁寶股價表現不錯,或許也與市場對AI相關產業的樂觀預期有關。當然,主權基金的動向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劉揚偉先生對於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值得我們關注。

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極限摩爾定律的AI工廠級演繹

本次黃仁勳COMPUTEX演講的重頭戲,絕對是新一代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GB300)及其AI工廠級系統。這次的GB300不僅在推理和訓練性能上有了飛躍式的提升,還實現了1.5倍的推理性能、1.5倍的HBM記憶體和2倍的網路頻寬。單一節點的算力甚至可以媲美2018年的Sierra超級電腦,性能提升高達4000倍,簡直就是極限摩爾定律的現實演繹!這讓我想到,威力彩如果也能有這樣的提升幅度,那中獎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可惜這終究只是幻想。

GB300系統採用全液冷設計,單機櫃功耗高達120千瓦,內部透過NVLink Spine互聯,頻寬高達130TB/s,單一機櫃的通信能力甚至超過全球網際網路總流量。輝達將其稱為“AI工廠”,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資料中心,強調其在AI時代的基礎設施屬性。這就像是打造一個超級AI工廠,裡面裝滿了各種高科技設備,日夜不停地運轉,為我們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如果蘇花公路也能像GB300一樣,不斷升級改造,或許就能減少許多交通意外的發生。

DGX Spark與AI原生電腦:降低AI創新門檻

為了更好地服務AI開發者和研究人員,輝達還推出了DGX Spark和DGX Station等AI原生電腦。DGX Spark是一台桌面級AI超級電腦,具備1 PetaFLOPS算力和128GB HBM記憶體,非常適合個人開發者、科研機構和中小企業使用。DGX Station則是面向高端工作站用戶,支援1萬億參數AI模型的本地訓練和推理,極大地降低了AI創新的門檻。這就好比是為AI開發者們提供了一把鋒利的寶劍,讓他們可以更輕鬆地在AI的領域裡披荊斬棘、開疆拓土。希望台灣的年輕朋友們也能把握住這次機會,在AI領域闖出一片天。

RTX 5060顯卡與DLSS 4:消費級市場的AI革命

在消費級市場,輝達發布了GeForce RTX 5060桌面與筆記本顯卡,並宣布DLSS 4神經渲染技術已支援超過125款遊戲。DLSS 4透過AI推理,僅渲染10%的像素,其餘90%由AI“猜測”補全,實現了高幀率與高畫質的完美統一。新一代顯卡和神經渲染技術,將為遊戲、創作、虛擬現實等領域帶來革命性體驗。這對遊戲玩家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以後玩遊戲不僅畫面更漂亮,而且還更流暢了!不過,我還是比較期待fantasy life i: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這款遊戲的推出,希望它也能支援DLSS 4,讓我體驗一下AI帶來的遊戲革命。

過去,輝達的NVLink主要服務於自家GPU和Grace CPU,外部廠商難以深度參與。但這次全新推出的NVLink Fusion,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這絕對是一場AI基礎設施的開放互連革命!這就像是輝達終於願意打開大門,讓更多的夥伴一起參與到AI生態的建設中來,這種開放的心態,值得我們讚賞。

NVLink Fusion基於輝達自有的NVLink互連協議,是輝達推出的新一代高頻寬、低延遲互連技術,首次允許第三方晶片(如客製化CPU、AI加速器、ASIC等)與輝達GPU在同一機架級(rack-scale)架構中無縫協作。透過專用晶片和交換晶片,將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計算單元高效連接在一起,形成統一、可擴展的AI工廠。這就像是用一種通用的語言,讓不同的硬體設備可以互相溝通、協同工作,從而打造出更強大的AI系統。

技術核心:

  • 高頻寬互連: NVLink Fusion為每顆GPU提供高達1.8TB/s的頻寬,遠超PCIe Gen5(14倍),極大提升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效率。
  • 異構集成: 支援非輝達的CPU(如高通等)、客製化AI加速器(如聯發科、Marvell、Alchip等)與輝達GPU協同工作。
  • 標準化架構: 所有設備可在輝達的機架級架構下統一部署和管理,簡化大規模AI工廠的建設和運維。
  • 軟體平台: 配合NVIDIA Mission Control,實現AI工廠的自動化運維、任務編排和基礎設施驗證。

異構計算的未來:客製化與創新的無限可能

NVLink Fusion的開放,意味著資料中心和AI工廠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和集成不同廠商的CPU、加速器、網路設備,極大提升了系統的可客製化性和創新空間。這就像是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AI系統。這種客製化的能力,將會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推動AI技術的發展。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當初王文洋包養事件也能有這麼高的客製化程度,或許就不會鬧得滿城風雨了,當然這只是個玩笑。

最近WTT賽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運動員們的精湛球技也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來分析和優化,NVLink Fusion的技術或許也能在體育領域發揮作用。此外,莊宗輝先生在科技領域的貢獻也不容忽視,期待他能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Nvidia Constellation:輝達新總部正式落戶台灣

在主題演講的尾聲,黃仁勳正式宣布輝達將在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建設全新海外總部,並命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這消息一出,我身邊的朋友圈都炸開了鍋,畢竟這代表著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地位又更上一層樓。這不僅終結了數月來的業界猜測,更標誌著輝達全球戰略布局的重大轉折點。不得不說,黃仁勳這次真的是給台灣送了一個大禮!但我個人更希望政府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能關注到一些社會議題,像是路怒症的問題,或許可以透過AI技術來分析駕駛行為,從而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

選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全球戰略布局的重大轉折點

輝達新總部選址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T17與T18兩塊地塊,總佔地面積達3.89公頃。該園區毗鄰輝達在南港的研發中心,形成協同效應,便於公司內部資源整合。黃仁勳在演講中坦言,隨著輝達在台灣的工程師團隊和合作夥伴持續擴張,現有辦公空間已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新總部的建設迫在眉睫。這就像是家裡的孩子越來越多,原來的房子住不下了,必須要換一個更大的房子才行。

新總部將成為輝達在全球研發、產品設計和生態合作的重要橋頭堡。台灣工程師將有機會直接參與最前沿的AI晶片、系統架構、軟體平台等核心項目,成為推動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希望這次輝達來台設總部,也能帶動台灣的蔡力行等科技大老,更加重視人才培育,為台灣的科技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深化與台灣產業鏈合作:共築全球AI創新生態網絡

台灣長期以來是全球半導體和電子製造產業的核心樞紐。台積電、富士康、華碩等本土企業為全球科技巨頭提供了堅實的製造與創新基礎。特別是輝達的AI晶片、GPU等核心產品高度依賴台積電的先进制程工藝,這種產業鏈優勢是其他地區難以替代的。有了這個優勢,台灣才能在這次的AI浪潮中,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不過,我還是覺得台灣應該更加重視主權基金的運用,才能更好地支持本土科技產業的發展。

總部建成後,輝達將進一步深化與台積電、富士康等本地龍頭企業的合作,在AI晶片、伺服器、機器人、數位分身等領域推進聯合研發和產業化,構建以台灣為核心的全球AI創新生態網路。這就像是打造一個強大的AI生態圈,讓台灣成為全球AI創新的中心。

人才招募與設計中心:推動台灣科技產業升級

與此同時,輝達計劃未來五年在台灣招聘1000名工程師,並設立大型設計中心。這一舉措不僅為台灣本地高端人才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發展平台,還將促進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協作,推動AI、半導體、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實現原創性突破。這對台灣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希望他們能好好把握,為台灣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話說回來,現在新聞媒體的報導,有時候真的讓人覺得很浮誇,希望他們也能更客觀、更深入地報導科技產業的發展,而不是只會炒作新聞。

COMPUTEX 2025:AI驅動的未來與台灣的機遇

回顧黃仁勳在COMPUTEX 2025的整場主題演講,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疊和產品的迭代,更是一場關於未來的深度對話。他用他一貫的激情和幽默,把AI工廠、NVLink Fusion、數位分身、機器人,以及新總部 “Constellation” 這些看似遙遠的科技藍圖,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願景。聽完演講,真的讓人覺得,AI的時代真的要來了,而台灣,也將在這個浪潮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不過,我也希望政府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能照顧到一些弱勢群體,像是提供更多520優惠給他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這次COMPUTEX,我也注意到白馨儒等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崛起,他們充滿活力和創意,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我也希望這些年輕人,不要只埋頭苦幹,也要多關心社會議題,像是最近的青鳥行動,就展現了年輕人對社會的關懷和參與。不過,我也要提醒大家,參與社會運動時,要保持理性,避免被苗博雅等政治人物利用。

黃仁勳以“你們帶來了AI,AI將反過來改變你們的行業”作為結語,展望了AI驅動的未來社會和產業格局。AI工廠、Agentic AI、機器人和數位分身,將共同推動全球經濟邁向智能化、自動化和個性化的新紀元。這就像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我們每個人,都將成為這個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當然,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像是ocha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可能會對傳統產業造成衝擊。但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積極應對,抓住機遇,就能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近布萊頓 對 利物浦的比賽,也讓我意識到,無論在什麼領域,都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保持競爭力。希望台灣的科技產業,也能像這些運動員一樣,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而且最近天氣多變,忽冷忽熱,大家要小心哮吼,保持身體健康。這次去聽黃仁勳演講,本來還想說結束後去帛琉放鬆一下,但想想還是先留在台灣,為台灣的科技發展盡一份心力吧。

去中心化以太坊实验室

去中心化以太坊实验室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