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差异这么大,看来长安马自达的处境不太妙啊。降价促销、新能源转型,感觉压力山大...

长安马自达2024年销量数据存在严重差异。官方新年贺词中宣称同比增长8%,领跑行业,而长安汽车的快报则显示同比下降14.69%,实际销量约7.56万辆。长安马自达解释称两者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前者为零售数据,后者为批发数据。但由于缺乏2023年具体销量数据,其真实销量仍难以确定。 ...

还有 6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0人围观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置顶 金融信息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浏览152 评论1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什么是eUSD Card?

eUSD Card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eUSD Card有以下产品特性

  1.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1. 充值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且实时到账。
    2. eUSD Card携手行业领先的非托管钱包供应商CoinsDO,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3. 目前支持的币种:

      • 稳定币:USDT/USDC
      • 主流币:BTC/ETH/SOL/BNB/TRX
  2.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1. 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宝绑定使用
    2. 支持虚拟卡和实体卡,实体卡预计将在3月份推出
  3. 支持发布联名卡

    1. 我们支持定制卡片设计,将客户的企业Logo打印在卡片上,帮助合作企业吸引品牌的忠实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4.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1. eUSD Card支持全球210多个国家、5000万个商户进行快速支付
  5. 多重安全防护

    1. 3D Secure(3DS)双重验证,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2. 支持最新Passkey/FaceID功能,保护信息安全
    3. 一键冻结卡片功能,用户可随时在线冻结/解冻卡片,保障资金安全。

使用场景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2.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3.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4.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未来展望

  • 支持自托管钱包:允许用户绑定自己的钱包,自行管理私钥
  • 支持理财定投功能:允许用户的闲置资金产生利息,产生利息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关于 eUSD.com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虚拟货币 以太坊 稳定币 USDT USDC

金融信息

宏远股份IPO:现金流告急,豪赌式依赖暗藏危机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4-16 浏览19 评论0

宏远股份IPO背后的隐忧:一场豪赌,还是价值陷阱?

现金流告急:利润的“海市蜃楼”

宏远股份这几年的财报,乍一看的确有点意思,净利润蹭蹭往上涨,三年加起来1.62亿,看起来像是闷声发大财。但仔细一扒拉现金流量表,我的天,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负数,总共流出4.49亿!这就像是盖房子,账面上说盖了三层楼,但地基却是空的,风一吹就倒。

这说明啥?说明宏远的利润根本没变成实打实的钞票,而是靠着票据贴现这种“障眼法”硬撑着。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饮鸩止渴。更让人觉得心惊肉跳的是,这次IPO募资,竟然还要拿8000万来补流动性!这就像一个病人,本来就贫血,还指望抽别人的血来撑场面。万一以后市场有个风吹草动,或者回款出了问题,流动性危机绝对会瞬间爆发。到时候,恐怕连裤衩都赔进去。利润这东西,要是没有现金流支撑,那就是空中楼阁,看着漂亮,摸不着边。

客户集中度过高:命悬一线的依赖

要说宏远股份的经营模式,那真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近一半的收入,竟然都靠着特变电工这一个客户撑着!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更是常年维持在75%以上。这种“绑定式”合作,短期来看似乎能带来稳定的订单,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你想啊,特变电工是什么角色?那是行业龙头,说一不二的主儿。宏远跟它合作,基本上就失去了议价权。人家想压价就压价,想转移成本就转移成本,宏远只能乖乖认栽。看看它2023年的毛利率,境内销售9.31%,境外才6.18%,这差距摆明了就是被客户爸爸捏着鼻子走的。更可怕的是,万一哪天特变电工的供应链策略变了,或者自己经营出了问题,宏远的订单岂不是要直接腰斩?到时候,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说白了,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一个客户身上,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合作共赢”,而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特变电工永远不会变心。但商场如战场,谁又能保证永远不变呢?

原材料的桎梏:铜价波动下的利润绞杀

再来看看宏远股份的原材料采购,那简直就是被“卡脖子”的典型案例。电磁线的成本,90%以上都是电解铜。更要命的是,它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竟然超过了97%!这摆明了就是“两头受挤”的局面。上游供应商强势,下游客户也强势,宏远在中间,简直就是个受气包。

铜价一涨,宏远的利润就跟着遭殃。2023年铜价上涨,直接导致它的毛利率从8.39%降到了7.21%。虽然它对外宣称自己采用“成本加成定价”,能把成本转嫁出去,但监管问询函早就揭了它的老底,说它的锁价措施根本就没认真执行。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根本就没能力应对铜价波动。万一未来铜价再飙升,宏远的净利润恐怕就要被进一步侵蚀,到时候恐怕连喝汤都困难。说白了,原材料受制于人,就像被人捏住了命门,稍微一用力,就要疼得死去活来。

以太坊 DeFi NFT 元宇宙 Web3

其他

安凯微(688620)股价暴涨背后:主力狂买,散户却在逃?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4-15 浏览19 评论0

安凯微(688620)股价异动分析:一场资金的游戏?

2025年4月11日,安凯微这只股票,收盘价定格在12.25元,涨幅5.88%,看似喜人。成交量也放得挺大,20.39万手,成交额高达2.48亿元。不过,数字背后,暗流涌动。

主力、游资、散户:谁在博弈?

从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入2236.91万元,占总成交额的9.03%,这似乎是股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但同时,游资却在净流出,金额也不小,1770.11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15%。散户也没闲着,跟着流出466.8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88%。

这就有点意思了。主力在买,游资和散户在卖,这到底唱的是哪出戏?一种可能性是,主力在拉高股价,吸引游资和散户跟风,然后高位套现。当然,这只是猜测,具体情况还得结合盘面和公司基本面来分析。

融资融券:杠杆上的舞蹈

再看看融资融券数据。当天融资净买入736.6万元,说明投资者对安凯微的后市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愿意借钱买入。但是,融券余量为0,这说明市场上做空安凯微的力量很弱,或者说,根本没有人愿意做空。

融资融券余额高达2.18亿元,这说明安凯微的杠杆率比较高,股价波动会比较大。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风险。

基本面:盈利能力堪忧

最后,我们来看看安凯微的基本面。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同比略有上升,但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降,亏损严重。特别是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高达6102.66%!这数据简直惨不忍睹。

再看看毛利率,只有18.49%,这在芯片行业里算是比较低的。说明安凯微的产品竞争力不强,或者成本控制能力不足。

我的看法:谨慎乐观

综合来看,安凯微这只股票,短期内股价可能会受到资金流向的影响而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还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如果公司不能改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那么股价上涨的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介入安凯微,需要谨慎。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交易性机会,但长期来看,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对芯片行业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安凯微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那么可以考虑适当配置。但如果你只是想跟风炒作,那么最好还是远离这只股票,以免被套牢。

DeFi 以太坊 NFT Web3 元宇宙

其他

泰格医药陨落:CRO行业寒冬已至?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4-14 浏览29 评论0

昔日明星陨落?泰格医药的业绩崩盘与CRO行业的残酷现实

一纸业绩,击碎千亿神话:泰格医药的至暗时刻

3月27日,泰格医药交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答卷——营收同比下降超过10%,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跌近八成,季度亏损直接打破了上市以来的“不败金身”。 这家昔日CRO行业的“带头大哥”,市值一度冲破1800亿,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不禁让人唏嘘。 资本市场对这份成绩单的反应是直接的,股价应声下跌。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难看,更是对过去几年泰格医药高速扩张模式的无情嘲讽,以及对整个CRO行业未来走向的深刻拷问。 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泰格医药的陨落,绝非偶然,而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危机爆发。

往日荣光:达伯舒、艾瑞妮背后的“服务+投资”双引擎

曾经,泰格医药也风光无限。 提到泰格医药,就绕不开其参与研发并成功上市的一系列明星药物。 比如,君实生物的“达伯舒”,这款PD-1单抗曾经风靡一时,2024年依然能贡献38亿的销售额; 还有恒瑞医药的“艾瑞妮”, 曾经销售额逼近30亿;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海外市场更是攻城略地。 这些成功案例,都离不开泰格医药在临床试验阶段提供的专业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泰格医药独特的“服务+投资”模式。 这步棋,在行业早期堪称妙手。 通过CRO服务积累资源和信息,然后精准投资有潜力的创新药企,分享其成长红利。 这种模式,让泰格医药拥有了双重收益:既能赚取服务费,又能坐享股权投资收益,大大提升了盈利能力。 从2012年到2023年,泰格医药的收入规模一路高歌猛进,从2.54亿飙升至73.84亿,这其中,“服务+投资”模式功不可没。 然而,硬币总有两面,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泰格医药的困境,也恰恰与这种模式息息相关。

凛冬将至:订单锐减、价格战、投资滑铁卢的三重打击

然而,任何行业都逃不过周期性规律。 2024年,泰格医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三重打击,犹如泰山压顶。

首先,是国内客户订单的大幅减少。 这背后,是整个生物医药行业融资环境的急剧恶化。 资本寒冬之下,一级市场哀鸿遍野,大批Biotech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得不取消或推迟与CRO企业的合作计划。 那些曾经靠着PPT和概念就能拿到融资的“明星”项目,如今都成了烫手山芋。 泰格医药在财报中也坦承,遭遇了存量订单被取消,以及回款困难的问题。

其次,是愈演愈烈的市场价格战。 CRO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为了争夺有限的订单,价格战在所难免。 你降价,我就更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最终,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都被压缩。 泰格医药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大幅下降,毛利率也急剧下滑,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是投资板块的严重亏损。 过去几年,泰格医药通过投资Pre-IPO项目,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随着IPO收紧,注册制改革,新股破发成为常态,一级市场估值体系崩塌,泰格医药持有的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所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投个好项目”,如今却变成了“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够投资亏的”。 这种巨大的反差,是对泰格医药“服务+投资”模式的最大讽刺。 泰格医药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整个CRO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自救之路:泰格医药的挣扎与转型

断臂求生:优化业务、调整投资,能否止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泰格医药的管理层并非毫无作为,而是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试图扭转颓势。

首先,是优化业务布局,将资源集中在最具优势的领域。 这意味着,要放弃一些增长乏力甚至亏损的业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前景的方向。 泰格医药主动缩减了国内市场表现较弱区域的临床研究团队规模,特别是对曾经风光一时的疫苗临床研究部门进行了大幅裁员。 这无疑是壮士断腕,虽然短期内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是重新评估投资组合,改变过去激进的投资策略。 泰格医药明确表示,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出售现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及未上市企业股权,确保投资退出数量超过新增投资项目数量。 这意味着,要从过去的“广撒网、多捕鱼”转向“精耕细作、稳健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回笼资金。

然而,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奏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泰格医药面临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更何况,竞争对手也在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 泰格医药的自救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DeFi NFT 元宇宙 Web3 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