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投资 数字资产 智能合约 共识机制
这篇文章很好地总结了区块链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提到的共识机...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数字货币拓展到供应链管理、数字身份认证、医疗数据管理等诸多领域。然而,当前区块链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交易速度慢、能耗高、可扩展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此次升级改造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区块...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加入45人围观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数字货币拓展到供应链管理、数字身份认证、医疗数据管理等诸多领域。然而,当前区块链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交易速度慢、能耗高、可扩展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此次升级改造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区块...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加入45人围观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目前支持的币种: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支持发布联名卡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多重安全防护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3月18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扬的态势。沪指在盘中窄幅波动中缓慢攀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同步走高。市场整体情绪较为乐观,超过3000只股票呈现上涨的局面,市场人气较为活跃。
从行业板块来看,多数板块呈现上涨的趋势。其中,贵金属、航运港口、珠宝首饰、化纤行业、通用设备、电网设备、电源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成为市场领涨的主力军。而游戏、航天航空、酿酒等板块则表现相对较弱,跌幅靠前,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拖累。
比亚迪近日发布了引人瞩目的“兆瓦闪充”技术,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高达10C的最高充电倍率,以及高达1MW(1000kW)的最大充电功率。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将迎来质的飞跃。
在发布会现场,比亚迪通过视频展示了汉L车型应用兆瓦闪充技术的实际充电效果。实测数据显示,汉L在兆瓦闪充的加持下,仅需充电5分钟,即可增加407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一惊人的充电速度,无疑将极大地缓解电动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
多家券商机构对此项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长江证券认为,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的发布,标志着纯电技术迎来重大革新,将持续巩固比亚迪在电动化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中银证券指出,快充技术的突破,将推动充电桩产业的升级,为未来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华宝证券则认为,高压快充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有望逐渐普及到更低价格区间的车型中。
长江证券认为,在智能化的大战略背景下,智驾车型从2月开始密集落地,有望复制2024年DM5.0周期的成功经验,开启新一轮强势新车周期,并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比亚迪超级e平台的发布,以及兆瓦闪充等纯电技术的革新,将持续巩固其在电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中银证券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对充电桩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充电桩整桩环节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具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或零部件自制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在竞争中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集中。随着超级快充时代的到来,同尺寸充电模块的功率密度将逐步升级。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提升,充电桩运营市场空间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服务费市场空间有望达到约80亿元,2022—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56%。
华西证券认为,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和政策的推动下,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同时,预计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将更注重合理布局、高使用效率和更高效的充电时长等方面的优化,一方面将带动重点区域的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将推进快充等技术更新和应用。
华宝证券认为,高压快充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会逐渐下沉到更低价格区间的车型中。在高压快充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对碳化硅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提高。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8英寸量产的不断成熟、碳化硅长晶及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国产厂商的纷纷入局,碳化硅行业的良率有望提升,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中金公司认为,充电桩行业正进入景气度上行阶段,产业链业绩加速兑现。从结构上看,看好液冷超充实现从1到10的放量增长。随着高压快充新车周期的开启,液冷超充作为补能的刚需环节,在车企和能源公司的推动下,建设有望加速,驱动配套产业链的升级。
本文仅为市场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日本央行能否顺利实现其通胀目标,关键在于工资增长速度能否跟上。高盛的分析指出,日本需要在2025年达到3%-3.1%的工资增速,并在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3.3%-3.4%,才能与央行设定的通胀路径相符。然而,2024年日本的工资增长仅为2.8%,距离央行的理想水平尚有差距。
高盛经济学家大谷昭强调:“只有工资持续增长,才能真正建立收入和价格相互促进的经济良性循环。” 这意味着,工资上涨是实现可持续通胀,并摆脱通缩的关键因素。
工资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高盛预计,日本央行今年可能会有两次加息,而下一次可能就发生在7月。但是,如果工资增长明显低于预期,央行可能会选择推迟或者减少加息次数。反之,如果工资增长速度加快,央行则有可能提前或者加快加息的节奏。
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在2%以上,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元贬值带来的进口成本上升所推动的。日本央行认为,目前的通胀基础趋势尚未完全达到2%的目标,但正朝着这个方向逐步靠近。
与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曾达到的2%通胀水平相比,目前服务业价格的贡献明显偏低。由于工资增长乏力,服务业的成本转嫁能力受到限制,进而导致通胀的动能不足。服务业价格的滞后上涨,成为影响日本通胀能否持续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将在本周三公布的最新利率决议中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贸易方面的担忧情绪也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工资增长尚未达到央行设定的目标。
主要考量因素包括: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挥之不去的贸易担忧,以及未能达到目标的工资增长。
如果工资增长能够达到3%以上,日本央行可能会加快紧缩政策的步伐,以巩固其通胀目标。相反,如果工资增长放缓,央行则可能选择维持低利率政策更长时间,以此来支持经济复苏。
高盛预测,日本央行或将在2024年7月再次加息,但这一预测的前提是工资增速能够保持在3%以上。目前,日本的工资增长仍然低于预期水平,这可能会拖累日本央行紧缩政策的步伐。此外,尽管日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通胀的上升,但服务业价格增长的缓慢,使得通胀的稳定性仍然面临挑战。
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将集中在工资数据是否能够达标,因为这将直接决定日本央行未来的加息路径。7月份的加息前景,也将取决于工资增长的表现。
广发银行信用卡最近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315”消费者权益日还没到,各种投诉已经满天飞了。明面上看,是积分规则改了、贵宾厅没了,实际上,是银行和用户之间的那点信任,正在一点点被蚕食殆尽。
最近广发银行信用卡积分贬值的事儿,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一个姓陈的用户,辛辛苦苦攒了95万积分,本来能换2000块的东西,新规一出,直接缩水到300块,贬值幅度超过80%!这哪里是“调整”,简直就是明抢!
更让人气愤的是,银行居然只是在官网发了个公告就算通知了。现在谁还天天盯着银行官网看啊?这种“偷偷摸摸”的做法,摆明了就是不想让用户知道,能坑一个是一个。虽然后来开了个“特殊通道”补救,但开放时间短得可怜,根本就是摆设。
而且,广发银行的积分商城,那也叫商城?里面的东西,尤其是那些高价值的商品,永远都是“已售罄”。这到底是真卖完了,还是根本就没货?这种饥饿营销的手段,用在信用卡积分兑换上,简直是把用户当猴耍。
除了积分,广发银行的隐性收费也是一大槽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逾期利息和自动分期简直成了投诉的重灾区。
很多用户反映,银行未经允许就给开通了自动分期,每个月莫名其妙多出一笔手续费。这简直就是强买强卖!还有逾期利息,收就收了,账单上还不清不楚,让人根本搞不明白是怎么算的。
这些隐性收费,就像吸血鬼一样,一点点榨干用户的钱包。银行是想钱想疯了吗?连这种蝇头小利都要算计?
广发银行信用卡的问题,不仅仅是用户体验差,业绩也在下滑。2023年,广发银行信用卡的消费额从2022年的2.49万亿降到了2.22万亿,少了2700亿!发卡量是增加了,消费额却下降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不活跃了,卡发出去就是张废卡。
2024年,广发银行的持卡客户数量增速也停滞了。总数是1.18亿,但跟去年年底一样,没增长。别的银行都在公布有效卡量和活跃用户数,广发银行却遮遮掩掩,只敢说累计发卡量。这就像考试成绩不及格,只敢报个学号,分数死活不肯说。
广发银行信用卡现在简直成了投诉集中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广发银行信用卡的投诉量占了总投诉的83.45%!这个比例,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么高的投诉量,说明用户对广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而且,广发银行还经常被监管部门处罚。2022年,因为违规采集信用信息被罚了3484万,2023年又因为积分规则调整被判违约。这说明广发银行在合规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广发银行信用卡现在面临的信任危机,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积分贬值、隐性收费、用户权益缩水,这些问题已经让用户忍无可忍。如果广发银行再不痛定思痛,采取有效措施,恐怕最终只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