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险市场乱象:披着“保险”外衣的“车辆统筹”陷阱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2-25 16:29:36 浏览8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大量打着“保险”旗号的“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引发众多消费者投诉。这些公司大多无正规保险资质,却以低价、赠品等诱导车主购买,发生事故后理赔困难,甚至拒赔。

“车辆统筹”并非新鲜事物,最初是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的互助行为,但近年来被一些机构商业化运作,导致无序发展。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误导性销售,将“统筹”包装成正规商业保险;二是理赔困难,联系不上业务员,赔付流程冗长;三是退保难,退款被拖延或收取高额手续费。

数据显示,全国从事“车辆统筹”业务的公司超过2000家,投诉案件数量激增。这些公司缺乏监管,发生纠纷只能通过诉讼解决,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车辆统筹”盛行的原因在于车险市场供需失衡。一些营运车辆(如货车、新能源货车)因赔付率高,保险公司提高承保门槛,导致保费高昂。而“车辆统筹”以低价吸引车主,填补了市场空白,但风险极高。

监管部门已多次发布风险提示,但“车辆统筹”乱象仍屡禁不止。这与部分机构误导性宣传,以及监管缺失有关。一些地方政府为扶持本地企业,也默许了“车辆统筹”的存在。

专家建议,应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加强事前监管,例如规范企业注册,明确将实质上符合保险法定义的业务纳入保险监管范畴,并通过修订法律法规,为监管提供有力依据,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去中心化以太坊实验室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