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升级 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未来 区块链投资

文章内容详实,对区块链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技术升级方向...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数字货币逐渐扩展到金融、供应链、医疗、版权保护等诸多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最新升级改造方向,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升级方向 性能提升: 当前许多公链面临着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的瓶颈。未来升级改造将集中...

还有 9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44人围观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置顶 金融信息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浏览154 评论1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什么是eUSD Card?

eUSD Card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eUSD Card有以下产品特性

  1.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1. 充值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且实时到账。
    2. eUSD Card携手行业领先的非托管钱包供应商CoinsDO,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3. 目前支持的币种:

      • 稳定币:USDT/USDC
      • 主流币:BTC/ETH/SOL/BNB/TRX
  2.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1. 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宝绑定使用
    2. 支持虚拟卡和实体卡,实体卡预计将在3月份推出
  3. 支持发布联名卡

    1. 我们支持定制卡片设计,将客户的企业Logo打印在卡片上,帮助合作企业吸引品牌的忠实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4.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1. eUSD Card支持全球210多个国家、5000万个商户进行快速支付
  5. 多重安全防护

    1. 3D Secure(3DS)双重验证,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2. 支持最新Passkey/FaceID功能,保护信息安全
    3. 一键冻结卡片功能,用户可随时在线冻结/解冻卡片,保障资金安全。

使用场景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2.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3.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4.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未来展望

  • 支持自托管钱包:允许用户绑定自己的钱包,自行管理私钥
  • 支持理财定投功能:允许用户的闲置资金产生利息,产生利息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关于 eUSD.com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虚拟货币 以太坊 稳定币 USDT USDC
《致命诱惑:这家公司靠“毒药”年入过亿,竟还想靠它IPO?》

其他

《致命诱惑:这家公司靠“毒药”年入过亿,竟还想靠它IPO?》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3-28 浏览45 评论0

曙光集团:氰化物收入增长背后的战略布局

安徽曙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集团”)在A股IPO排队中,其收入结构正悄然变化。氰化物产品收入的逐年增长,成为了其业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

氰化物提金法推动氰化钠需求增长

氰化物提金法是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国际金价持续攀升,黄金消费需求旺盛,直接推动了黄金采矿业对氰化钠的需求量激增。这使得氰化钠成为了消费增长最快且最大的应用领域。

多元化产品布局:氰化物、丁辛醇与煤制氢三大支柱

曙光集团是一家以氰化工为核心,融合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在深耕氰化物业务的同时,该公司秉持“多头多线”的产品策略,积极拓展“煤头”和“气头”业务,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目前,曙光集团已形成氰化物、丁辛醇、煤制氢三大成熟业务板块,共同构成了其业务的基本盘。

BDO业务:IPO募资助力产业链拓展

此外,曙光集团还在全力推进BDO(1,4-丁二醇)业务板块的建设。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PTMEG、PBAT、PBT、GBL等多种产品。本次IPO计划募集的15亿元资金中,有3.7亿元将投入到总投资高达39.24亿元的“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一种降解材料)项目”。另有7.15亿元将用于“年产4.6万吨PTMEG(聚四氢呋喃,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项目”。

未来发展方向:构建化工新材料产品矩阵

对于未来的发展,曙光集团的目标非常明确:重点发展以氰衍生物、己二腈、尼龙66等为主的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产品链,以丁辛醇、BDO等多元醇为主的有机化工产品链,以及以PBAT、PBS为代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链。最终,公司将构建一个涵盖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以及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产品矩阵,实现集群式发展。

财务分析:收入构成与盈利能力

从曙光集团的收入构成来看,氰化物和丁辛醇是其核心业务。了解这两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变化趋势,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

氰化物收入逐年增长,丁辛醇收入受价格波动影响

根据曙光集团披露的数据,2021年至2024年6月,氰化物和丁辛醇业务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70%,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其中,丁辛醇的收入贡献占比超过五成。

在曙光集团的氰化物产品收入构成中,氰化钠占据了八成以上,且相关产品创造的收入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黄金价格的持续走高,刺激了黄金采矿业对氰化钠的需求。

招股书显示,受金价行情持续走高的影响,公司氰化物收入逐年增长,2022年、2023年分别较上年增长0.67亿元、1.46亿元。而丁辛醇业务则受到价格波动和产量波动的影响,2022年和2023年的收入分别较上年下降4.0亿元、1.93亿元。煤制氢产品线则受到合成氨装置投产、蒸汽销量增长、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22年收入增长了1.86亿元,2023年下降了0.35亿元。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曙光集团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丙烯、原料煤、液碱、氢氰酸等化工产品。因此,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会对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受供求关系、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投机等因素的影响,原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也随之波动。

丁辛醇市场价格分析

2017年至2019年期间,正丁醇与辛醇现货价格均处于较低水平,在7000元/吨左右波动。2020年后,丁辛醇现货价格变动频繁,市场波动幅度较大。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及国际局部政治军事冲突的影响,原油市场震荡,推动丙烯价格上涨,导致2021年上半年丁辛醇现货价格大幅上涨。2021年5月和7月,正丁醇与辛醇现货价格达到峰值,分别为1.63万元/吨和1.89万元/吨,随后开始下降。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底,市场出现宽幅震荡。截至2024年6月末,正丁醇与辛醇现货价格分别为8800元/吨和9675元/吨,长期来看,丁辛醇市场价格仍以震荡为主。

毛利率波动与风险提示

曙光集团的毛利率也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91%、16.72%、23.18%和22.34%。

曙光集团表示,未来随着公司业务向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等新产品拓展,公司业务结构有可能发生变化并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同时,随着国内氰化物、丁辛醇产品竞争不断加剧,可能会使公司面临毛利率发生波动的风险。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招股书中,曙光集团提示风险称:“如未来原油、煤炭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导致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下游行业景气程度较低时,使得公司无法将成本增量向下游传导,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氰化钠和丁辛醇行业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氰化钠作为剧毒化学品,准入门槛高,监管严格,这导致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而丁辛醇行业则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能呈现扩张态势。

氰化钠行业:准入门槛高,格局稳定

目前,我国氰化钠行业技术工艺成熟,但由于其剧毒特性,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监管非常严格,扩建新产线受到诸多限制,因此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主要厂家及市场供需关系维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年鉴(2022)》数据,全国氰化钠总产能约80万吨/年,2021年度的产量约在55万吨左右。随着新疆紫光永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以及齐鲁石化齐泰化工有限公司停产丙烯腈、氰化钠等情况的变化,现阶段国内总产能预计已小于80万吨/年。

丁辛醇行业:产能扩张迅速

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叠加前期辛醇行业景气度较高,高盈利以及高进口依存度的影响,我国丁辛醇产能呈现扩张状态。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正丁醇有效产能约为280.6 万吨/年、辛醇有效产能约为294.0万吨/年。另外,曙光集团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2024年披露扩产计划的丁辛醇产能约325 万吨,该部分项目若顺利建成,预计将在2025年~2026年投产。

曙光集团市场占有率分析

目前,国内氰化钠产能在5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共5家,其中,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折算产能最高,约40万吨/年,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折算产能约10.5万吨/年,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折算产能为9万吨/年,潍坊滨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折算产能为7万吨/年,曙光集团的折算产能则为7.40万吨/年。

丁辛醇方面,当前我国境内大部分丁辛醇生产企业产能集中在25万吨~30万吨左右,只有鲁西化工、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诚志股份及曙光集团等少数企业产能达到或超过50万吨。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度,以销售量统计,国内市场氰化钠总销量约为12.4万吨,曙光集团氰化钠在国内市场总销量约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4%,排名第二;全球市场氰化钠总销量约为80万吨,其在全球市场总销量约为5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排名第五。丁辛醇方面,曙光集团拥有年产50万吨的产能,约占国内丁辛醇行业总产能的7%,并列行业第四。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风险

曙光集团的营收规模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并不算大,且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以及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的问题,这些都值得关注。

对中石化集团的依赖与关联交易

从营收规模来看,曙光集团目前年收入不到40亿元,而同行可比公司如鲁西化工、诚志股份等,近几年的收入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就曙光集团的客户贡献度来看,第一大客户在报告期内贡献了50%以上的收入,且在逐年增长。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曙光集团对第一大客户中石化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23.64亿元、21.53亿元及0.2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81%、64.62%、60.69%及54.78%。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大客户中石化集团以及自2022年以来为公司第二大客户的安庆化投均为曙光集团的关联方,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27.84亿元、24.52亿元、22.90亿元及9.1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64%、67.04%、64.56%及61.12%。

在前五大供应商中,化销华东公司、安庆石化等中石化集团下属单位,以及华塑股份、盈德曙光均为曙光集团的关联方。报告期内,所发生的重大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11.63亿元、11.57亿元、8.47亿元及3.72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重分别为56.78%、45.09%、37.55%及39.19%。

监管关注: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关联交易和客户集中度过高是监管层在审核IPO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此,曙光集团表示:“如公司主要客户或供应商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与其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则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这一风险提示表明,曙光集团也意识到了对单一客户和关联方的依赖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DeFi NFT 元宇宙 Web3 稳定币

其他

《AI末日?主权代理觉醒,加密世界恐成新型诈骗温床!》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28 浏览37 评论0

AI Agent 的演进阶段:从聊天机器人到主权代理

Haseeb 在 Denver 的演讲中,将 AI Agent 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阐述了 AI 对加密领域的影响。现在所谓的 AI Agent,很多时候只是穿着“风衣”的聊天机器人,它们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但并不能真正采取行动。真正的 Agent 应该能够执行任务,例如帮你订披萨或回复邮件,而不是仅仅和你聊天。

第一阶段:绿野仙踪型 AI Agent

这种 Agent 看似人工智能在运作,实则背后有人工干预,以防止 AI 出错。例如,Truth Terminal 这样的早期 AI Agent,其创造者可以控制其行为。目前大多数 Agent,无论是 aixbt 还是 zerobro,背后都有人在监控,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因为像 ChatGPT、Deepseek 这样的工具,有时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疯狂举动,这对于注重品牌形象的代币项目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第二阶段:自主代理

自主代理可以完全自主地做出决策。但目前的自主代理还处于实验阶段,它们没有足够的智能来自我约束。此外,它们通常没有自己的钱包,容易受到攻击和欺骗。

第三阶段:主权代理

与自主代理不同,主权代理可以自己支付 GPU 账单,控制自己的钱包,并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它们就像互联网上的病毒,可以自我生存。虽然目前我们离这个阶段还很远,但加密技术正在构建可能实现主权代理的工具。毕竟,你无法让一个主权代理注册 AWS 账户,但可以让它通过注册体验加密的去中心化市场。

AI Agent 对加密领域的影响

软件工程代理:加密软件工程师的潜在威胁

软件工程代理是第一个可能改变加密领域的 AI 应用。尽管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但其潜力巨大。软件市场是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如果能创造出一个可以取代软件工程师的 Agent,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OpenAI、Claude、rGok 等公司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软件成本是加密行业的主要投入。初创公司通常会将融资所得的大部分资金用于软件开发。如果软件成本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可以取代人类软件工程师的强大 Agent,将会对加密行业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加密项目的创始人、企业和初创公司都将面临挑战。

构建一条新链,过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合适的工程师来开发资产管理协议、贷款协议或保险协议。未来,可能只需要让 AI Agent 完成这些工作,成本可能仅为数千美元。这将对加密行业的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

过去,创建网站需要购买服务器和托管服务,成本高昂。但现在,在 GitHub 或 Netlify 上启动网站几乎是免费的。虽然风险投资仍然重要,但资金不再主要用于软件开发,而是用于其他方面。

AI 驱动的钱包:彻底改变加密体验

DeFAI,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钱包自动化,将彻底改变加密体验。想象一下,你希望 AI Agent 通过钱包同时使用三种不同的协议,它会为你构建交易。

如果朋友想投资某个热门代币,例如 TRUMP,你不再需要指导他们如何下载加密基础设施、充值、以及去哪个网站购买。有了钱包自动化,他们只需发出指令,AI Agent 就会自动完成所有步骤。

AI Agent 会主动查询代币信息,检查 DNS 以确保安全,查看社交媒体以避免 rug pull 风险,并调查创始人的背景。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而 AI Agent 可以高效地完成。

再比如,在 Bybit 黑客事件中,用户发现资金被盗时已经为时已晚。如果使用 AI 驱动的钱包,AI Agent 永远不会跳过任何步骤,不会偷懒,也不会感到无聊。它可以提取用户的知识,进行事实核查,阅读白皮书,并像一个拟人化的代理一样做出决策。

AI Agent 不会像人类一样,对 Solana 或以太坊等区块链有主观偏好。它会根据客观数据和用户指令,选择最佳的执行方案。

AI 的介入将影响我们对区块链、网络效应和价值获取方式的思考,从而极大地改变加密行业的动态。

AI 代理发展停滞的瓶颈:对稀缺性的追求

ChatGPT 出现后,曾有预测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规模失业。然而,尽管 AI 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但大规模失业并未发生,就业率依然很高。这表明 AI 能力的增长与就业市场的发展存在脱节。

AI Agent 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但在它变得足够聪明,甚至超越人类之前,它仍然无关紧要。目前的 Agent 在一些操作上仍然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加密领域。

以加密领域之外的例子来说,AI Agent 可以像操作员一样帮你购买物品或者订购 pizza。当你用 AI 点 pizza 的时候,可能 90% 的情况下它会给你点对披萨。但如果你的助理有 10% 的几率点错 pizza 时,你会很恼火。这也是 AI Agent 目前所处的位置,感觉很神奇,很智能,但在实用性上只能算是一个很差的人类,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值得。

在加密交易上,我不可能把交易的自主权交接给一个几年前才出现的新形式。现在 AI 对于人类的理财来说还是太过遥远,目前来看就是两个极端。在 Agent 变得足够好之前,它仍然处于几乎无人采用的阶段。

回到加密领域,我们目前看到的 AI Agent 还是以社交为主,他们会聊天、有 个性、有 Meme,我们可以交易 Meme,但也仅仅是这些而已。 几个月前我们还在追随 Truth Terminal,他很有趣,可以聊宗教,讲搞笑段子,很酷,传播性很广,但这些只是新鲜感。 你会惊艳它能做到的一些“第一次”,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同类的 Agent 的出现,我们期待的更复杂的 AI Agent 自主操作形式并没有出现,我们只会觉得无聊。 我们生活中能在 AI Agent 得到的价值也就只有这些,这也是我认为 AI 目前有点停滞的原因。

AI KOL 目前比人类好的就是,他们可以回应每一个 DM,他们可以与每个人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Meme 会消亡,AI Agent 的盈利方式与人类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它们也会像我们一样竞争,通过赞助、链接,最终我们会看到 AI Agent 变得便宜和普及。当市场上充斥着各种 Agent 和 Bots 时,我们会很想听听一个真正的人类的声音。

当 Stable Diffusion 刚出现的时候我们感到难以置信,但现在越来越多的 AI 出现后,我们只会在里面找稀缺性,找一个不同于其他 Agent 的新东西。

主权代理的潜在风险:诈骗与身份识别的挑战

目前我能预测到的 AI 的影响就是比我们更聪明的 AI 将会扮演人类赚钱,尤其是在诈骗领域。届时它们会获得更多的浏览和覆盖范围,人类会怀疑并指责其他人是一个 Bot,未来的互联网上人类证明你是个人类将变得越来越难。

前文我提到的 AI Agent 的三个阶段,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主权代理将专门从事诈骗行业。首先,现在已经有着非常工业化的诈骗手段,比如杀猪盘。这些已经很大程度上自动化了,但它们仍然由人类主导。你可以通过 GPU 关掉这些自主 AI 代理并找到背后主导的人,骗子很害怕你通过一些路径来找出他们在哪。

但未来如果一个 AI 使用去中心化的云服务支付自己的 GPU,你很难找到去中心化 GPU 市场中的哪些 GPU 在诈骗。它基本上拥有自己并运行自己的钱包,没有人可以传唤它,没有人可以阻止它。你怎么知道它住在哪裏。如果它是自然进化的呢,他会买一堆比特币保证自己的生存,然后购买一堆 GPU 并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

这就是我认为的,未来主权代理将会出现在 AI 和加密货币的交叉点上。现在显而易见的是,这些代理不会使用正常的资金,他们不会在摩根大通开户。AI Agent 也不属于我们的法律范围内,它们不拥有一个人或拥有产权的意义,它们不用缴税,不属于任何国家。这些将变得非常可怕,也会给加密行业带来很大的问题,但显然做到这些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总结:AI 与加密的未来展望

未来加密货币和 AI 的交集将非常丰富,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I 的发展和与加密的融合,实际上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创始人都说:”我们准备好了,给我一个完美的 AI 吧,它可以做我想做的一切。”它们可以自主开会,自主研究代码,探索加密交易,一旦这些都成为可能,你会看到我们周围一些事情飞速发展。

所以我认为 AI 和加密融合依旧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我不希望你们因为周围的代理停滞不前而失去信心。

AI 人工智能 AI代理 加密投资 数字钱包

金融信息

企业年金大揭秘:4.77%收益率的惊天谎言!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3-28 浏览40 评论0

企业年金收益率:看上去很美,实则暗藏玄机?

近日,社保基金监管局公布了2024年的企业年金和养老金产品数据,表面上看来,4.77%的加权平均收益率还算过得去。但是,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仔细分析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谁更胜一筹?

数据显示,在企业年金方面,单一计划的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略高于集合计划(4.88% vs 4.58%)。这似乎表明,企业自主管理的意愿更强,也更能把握市场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一计划的风险也相对较高,一旦决策失误,损失也会更大。而集合计划则相对稳健,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企业。

固收类产品:真的是避风港吗?

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偏低,单一计划为4.06%,集合计划为4.43%。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个收益率可能连跑赢CPI都困难。对于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企业来说,单纯依赖固收类产品显然是不够的。

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基金公司的管理情况来看,易方达、工银瑞信等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增长显著,而华夏基金等则出现下滑。这反映了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其品牌、渠道和投研实力,更容易获得客户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养老金产品:港股投资是馅饼还是陷阱?

养老金产品的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股票型产品的投资收益率高达15.86%,令人眼前一亮。但是,成立以来的累计投资收益率却是惨不忍睹的-33.03%。这说明港股市场波动巨大,风险极高,盲目投资可能会血本无归。对于养老金这种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资金来说,应该谨慎对待港股投资。

收益率背后的真相:真的是“躺赢”吗?

4.77%的收益率,放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确实不算太差。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数字,还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风险和成本。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相对狭窄,受到诸多限制,很难实现超额收益。同时,管理费用、托管费用等各种成本也会侵蚀收益。因此,企业和个人在选择企业年金产品时,不能只看收益率,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另外,这些数据是加权平均值,并不能反映所有企业的真实情况。有些企业可能获得了更高的收益,而有些企业则可能亏损。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细致的数据分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年金的真实运作情况。

DeFi 以太坊 NFT Web3 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