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盯着房地产了!下一个万亿风口,政府都点名了!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3-18 22:57:33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阐述政府工作任务时,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其中,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这两个领域被特别提及,并强调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这无疑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对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它们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这两个领域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发展势头强劲

商业航天:火箭发射迎来新突破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年共进行了68次火箭发射,其中民营火箭贡献了12次。进入2025年,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表示,今年我国将有多型可重复使用火箭陆续亮相并实施首飞,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可重复使用火箭也计划在今年进行首飞或相关试验。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突破将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使其成为商业火箭企业争夺的市场竞争高地。此外,国内多个巨型低轨卫星星座的建设,如“千帆星座”、“GW星座”和Honghu-3(鸿鹄-3)星座,计划发射的卫星数量分别超过1.5万颗、1.2万颗和1万颗,预示着未来卫星发射需求的巨大增长。国泰君安发布的研报指出,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在政策、技术和产业资本的支持下,2024年各地持续推进低空经济发展。随着“打飞的”跨城出行、无人机配送、乘坐直升机空中观光、无人机农药喷洒等各类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不断落地,低空经济产业正从概念规划走向现实应用。

面临的挑战:空域开放、基础设施与运营成本

然而,低空经济产业在走向规模化发展方面仍面临不少现实难题。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指出,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仍面临低空空域的开放程度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营成本高昂等挑战。

中科星图的应对:技术布局与流程验证

邵宗有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突破空域管理、标准统一等关键瓶颈,推动空天信息平台与低空运行体系深度融合,让低空空域飞行更安全、更高效。其次,要鼓励跨领域协同创新,联合攻关高性能星载AI计算载荷、空天大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为低空飞行提供技术保障。最后,要重视场景的商业化落地,鼓励“卫星+无人机”、“导航+无人系统”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形成技术外溢与产业联动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增长动能。为此,中科星图正对低空空域飞行安全保障技术做布局规划,如低空活动三维仿真、低空态势实时感知、低空航线智能规划、低空智能碰撞检测等核心技术,完成数字空域构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等典型业务流程验证。邵宗有认为,随着未来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器的广泛应用,高精度定位、实时数据传输、智能感知等空天信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市场前景展望

资本涌入与业绩增长

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吸引了资本的目光。据郑磊预测,2025年,国内商业航天融资额有望突破300亿元,低空经济领域有望涌现出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从已上市的商业航天企业业绩情况来看,商业航天产业商业化前景可期。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35.68%。星图测控表示,从客观现实情况及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商业航天领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公司未来将获得更快速的业务增长。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基于对市场的乐观判断,星图测控母公司中科星图也在积极加紧完善商业航天领域及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并瞄准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双产业发展的战略。此外,不少上市公司也在通过跨界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积极布局商业航天领域及低空经济产业。在机构看来,当前商业航天已形成“火箭—卫星—应用”闭环,具备商业化的基础,而低空经济依托无人机物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场景实现营收转化,具备快速放量基础。

未来规模预测与产业引擎作用

据分析人士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将显著提升。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这一领域有望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去中心化以太坊实验室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