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航天巨头波音公司(BA.US)2024年第四季度巨亏近40亿美元,全年亏损更是达到自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高达118.3亿美元。这一结果远低于市场预期,也让投资者对波音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担忧。
亏损的根源:多重因素叠加
波音此次巨亏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高额费用:商用飞机部门和国防及航天业务承担了约30亿美元的费用,涉及波音767、KC-46加油机以及“空军一号”项目等多个机型。这些费用可能包括生产延误、设计缺陷、成本超支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诉讼等。
- 机械师大罢工:近两个月的机械师大罢工导致大部分飞机生产停滞,进一步加剧了交付延迟,这直接影响了波音的现金流。客户通常在收到飞机时才支付大部分款项,而交付延迟导致波音的现金储备大量消耗,第四季度消耗了35亿美元,全年消耗高达143.1亿美元。
- 阿拉斯加航空事件:此前阿拉斯加航空事件导致波音飞机产能持续受到美国政府限制,进一步延长了交付延迟,加剧了财务压力。
- 737 MAX停飞及其他问题:2020年的两起737 MAX空难导致该机型停飞,对波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此后,波音又面临一系列制造缺陷和成本超支问题,以及今年初发生的737 Max 9飞机舱门面板脱落事件,这些问题持续困扰着波音。
- 交付延迟:波音787梦想飞机的交付延迟,导致美国航空等主要客户不得不削减航班计划表规模,进一步加剧波音的困境。777X也尚未获得FAA的正式认证,进一步影响了其交付进度。
波音的应对:聚焦核心业务,精简非核心业务
面对巨额亏损,波音CEO凯利·奥特伯格(Kelly Ortberg)提出了公司复苏计划,重点聚焦于稳定生产、修复公司文化,并重新聚焦波音的核心业务。他表示,公司将继续投资于核心业务,同时精简那些与未来不相关的业务。市场上也有关于波音是否计划剥离其Jeppesen导航部门等业务的猜测。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波音2024年财报公布后,股价基本持平。虽然奥特伯格在员工备忘录中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但连续六年的年度亏损以及高达11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仍然给波音蒙上了一层阴影。
波音能否成功扭转局面,取决于其能否有效解决生产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文化。奥特伯格能否凭借其在军工行业的经验,带领波音走出困境,将是未来航空业关注的焦点。 这场价值万亿的空中转身,能否成功,仍有待观察。 投资者们也将密切关注波音在2025年的财务目标以及生产率预期,以评估其复苏计划的有效性。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和安全追踪方面的应用,或许可以帮助波音提升效率,降低风险,但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