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大模型的商业化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C端和B端涌现出众多成功的付费案例,例如AI宠物写真、ChatGPT Pro订阅服务以及大模型一体机等;另一方面,许多海外AI创企和国内AI企业却面临着商业化压力,甚至传出停止预训练或寻求收购的消息。
这一年,市场焦点从追逐顶级模型转向追求智价比。DeepSeek等国内AI企业凭借高性价比,成为行业新秀,引发了国内的Token价格战。用户对AI订阅服务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但不再将所有资源押注于单一头部模型,而是倾向于组合使用多种模型和工具,以获得最佳性价比。
企业用户也更加注重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不再盲目追求大型模型,而是选择更低成本的方案,例如通过工程化手段继续使用旧模型,或组合使用多种模型以满足不同需求。这种转变意味着大模型算法作为一种软件技术,拥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智价比。
2024年大模型商业化的主线是“智价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模型层面:规模法则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模型性能提升与计算消耗不成比例。DeepSeek、面壁智能和OpenAI等公司都在探索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模型架构。
市场层面:大模型商业化进入“交付智能”阶段,用户不再单纯为了尝鲜,而是注重实际效益。不同场景下,用户会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工具组合,以达到最佳性价比。
2025年的展望:
大模型生态将趋于稳定,不同模型在不同场景下共存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多模态大模型将崛起,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综合体验。 超级个体(小微AI创企和个人开发者)将蓬勃发展,推动AI技术普惠和行业智能化发展。
总而言之,2024年是“智价比”主导的大模型商业化元年,国产AI生态凭借其高性价比,有望在未来更快地推动AI技术普及和行业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