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治理 信息透明 投资者信心

感谢分享纳微科技副总离职的分析。感觉文章分析比较全面,尤其提到了对公司和行业的影...

纳微科技副总经理毕贤博士辞职事件解读 近日,纳微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副总经理毕贤博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职务,引发市场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此次人事变动对纳微科技及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 事件回顾: 2025年1月14日,纳微科技公告显示,毕贤博士已递交辞呈,不再担任公...

还有 3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39人围观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置顶 金融信息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浏览152 评论1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什么是eUSD Card?

eUSD Card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eUSD Card有以下产品特性

  1.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1. 充值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且实时到账。
    2. eUSD Card携手行业领先的非托管钱包供应商CoinsDO,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3. 目前支持的币种:

      • 稳定币:USDT/USDC
      • 主流币:BTC/ETH/SOL/BNB/TRX
  2.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1. 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宝绑定使用
    2. 支持虚拟卡和实体卡,实体卡预计将在3月份推出
  3. 支持发布联名卡

    1. 我们支持定制卡片设计,将客户的企业Logo打印在卡片上,帮助合作企业吸引品牌的忠实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4.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1. eUSD Card支持全球210多个国家、5000万个商户进行快速支付
  5. 多重安全防护

    1. 3D Secure(3DS)双重验证,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2. 支持最新Passkey/FaceID功能,保护信息安全
    3. 一键冻结卡片功能,用户可随时在线冻结/解冻卡片,保障资金安全。

使用场景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2.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3.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4.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未来展望

  • 支持自托管钱包:允许用户绑定自己的钱包,自行管理私钥
  • 支持理财定投功能:允许用户的闲置资金产生利息,产生利息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关于 eUSD.com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虚拟货币 以太坊 稳定币 USDT USDC
區塊鏈AI新星BSCAN崛起:解決算力數據痛點,打造主權基金式AI Agent生態

区块链分析

區塊鏈AI新星BSCAN崛起:解決算力數據痛點,打造主權基金式AI Agent生態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5-22 浏览4 评论0

區塊鏈、AI浪潮下的新星:BSCAN 的崛起

技術浪潮的交織與迭起

我總覺得,現在這個時代,技術的發展就像蘇花公路一樣,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隨時可能遇到個大大小小的落石。區塊鏈和人工智慧(AI),這兩大領域的發展,簡直就是這種現象的最佳寫照。它們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呈現一種彎曲的成長態勢,就像開車在蘇花公路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得提心吊膽。但說實話,這種跌宕起伏,才是開創性技術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啊!就好比說,當年的網路泡沫,不也摔得鼻青臉腫,才孕育出現在的科技巨頭? 最近看到一些關於苗博雅在議會質詢的報導,講到台北市的數位轉型,其實也跟區塊鏈和AI脫不了關係。數位轉型不是喊喊口號就好,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撐。而AI,這個科技圈內公認的潛力股,跟區塊鏈一樣,也在經歷類似的成長曲線。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有些跌跌撞撞,但實際上卻是在默默蓄積能量,準備來個彎道超車。就像我之前聽孔令奇的歌,歌詞裡寫的「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技術發展也是一樣,需要時間積累,才能看到成果。

從 Virtuals 到 BSCAN:AI Agent 框架的演進

Virtuals 的曇花一現

回顧一下加密貨幣市場,大概在 2024 年底,有個叫做 Virtuals 的 AI agent 框架曾經紅極一時。它就像一顆流星,劃破了沉寂的夜空。Virtuals 以其獨特的創新概念,在加密圈內掀起了一陣旋風,相關代幣的價格更是像搭了火箭一樣,翻了好幾百倍,讓早期參與者賺得盆滿缽滿。當時,我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 Virtuals,感覺好像錯過了它,就錯過了整個時代。不過,現在回頭看,Virtuals 就像曇花一現,雖然美麗,但終究沒有持續下去。

BSCAN:厚積薄發的創新框架

進入 2025 年初,「區塊鏈+AI」的熱度雖然有所降溫,但一些真正有實力的項目,卻開始默默耕耘,準備迎接下一波浪潮。BSCAN 就是其中之一。經過一年多的開發,這個 AI 框架終於橫空出世。我覺得 BSCAN 和 Virtuals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更加注重技術的落地和代幣模型的設計。BSCAN 並不是一個空中樓閣,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產品支撐。它試圖通過創新的技術和精妙的代幣模型設計,引領 AI 和加密圈的新範式。我個人覺得,BSCAN 的出現,就像在炎熱的夏天喝了一杯 OCHA,讓人感到清爽和期待。當然,最終 BSCAN 能不能成功,還需要時間來檢驗。畢竟,在加密貨幣這個領域,變數實在太多了!

BSCAN 的核心價值:解決 AI 發展的痛點

AI 算力與數據的挑戰

不得不說,AI 發展到今天,雖然看起來前景無限,但實際上卻面臨著不少問題。首先,AI 模型訓練需要超級大的算力,這不是一般開發者能夠負擔的。想像一下,如果想要訓練一個像 ChatGPT 這樣的大模型,需要的算力可能比整個總統府的電腦加起來還要多!其次,適用於普通開發者進行開發的 AI 基礎框架非常少,這就好像蓋房子,地基都沒打好,怎麼能蓋出高樓大廈?再者,AI 訓練成本高昂,訓練數據的準確性也難以保證,這就導致 AI 難以在普通用戶中大規模應用。這些痛點,就像卡在喉嚨裡的魚刺,讓人非常不舒服。

BSCAN 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BSCAN 的出現,正是為了要解決這些問題。它利用區塊鏈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特性,將每一份為 AI 大模型提供算力訓練的付出,都記錄在鏈上,並給予相應的回報。這就像一個公平的獎勵機制,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 AI 的發展中來。每一個大模型創建者,都可以通過 BSCAN 創建自己的大模型代幣,以及自己的代幣經濟模型。這就好像給了每個 AI 項目一個發行「主權基金」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籌集資金,發展自己的項目。說實話,這個想法真的很棒!我覺得 BSCAN 有潛力成為 AI 發展的基礎設施,就像高速公路一樣,讓更多的 AI 應用能夠快速發展起來。希望 BSCAN 不要像之前的王文洋包養事件一樣,雷聲大雨點小,而是能夠真正改變 AI 的發展格局。

Aispace:BSCAN 首款落地應用

區塊鏈 AI 投資助手的誕生

Aispace,作為基於 BSCAN 的首款產品,在我看來,就像是 BSCAN 射出的第一支箭,能不能射中靶心,非常關鍵。它是一款區塊鏈 AI 投資助手,能夠實時監控區塊鏈上豐富的數據,以及各類社交平台的相關信息。這就像一個 24 小時不眠不休的情報員,隨時幫你分析行業趨勢,尋找投資機會,並規避風險。對於像我這種對區塊鏈一知半解的人來說,Aispace 簡直就是救星! 想像一下,有了 Aispace,就好像擁有了一個專業的投資顧問,他不僅懂技術,還懂市場,能夠幫你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當然,Aispace 也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提供參考,最終的投資決策還是要靠自己。但至少,它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避免被一些垃圾項目坑騙。我覺得 Aispace 的出現,代表著 AI 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正在從概念走向現實。希望未來 Aispace 能夠不斷完善,成為每個區塊鏈投資者的好幫手。說不定,以後連蔡力行都要用 Aispace 來分析仁寶股價了呢!

BSCAN 的代幣經濟模型:雙相渦輪式增長

PUMP 曲线與挖礦機制

BSCAN 在代幣發行上的設計,真的是讓我眼前一亮。他們採用了 PUMP 曲线、持幣挖礦、推廣挖礦等特殊設計,目的就是讓整個代幣的價值實現雙相渦輪式增長。這種設計,聽起來是不是很像火箭發射的原理?通過不斷的加壓和推進,最終達到目標高度。 具體來說,用戶可以在 BSCAN 設計的 PUMP 中購買 BSCAN 代幣,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豐厚的 BSCAN 收益,而且這些收益可以隨時兌換成 USDT。這種模式,就像一個不斷滾動的雪球,越滾越大。我覺得 BSCAN 的代幣經濟模型,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還能夠有效地提升代幣的價值。當然,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市場環境不好,或者項目方運營不善,也可能導致代幣價格下跌。但是,從目前來看,BSCAN 的團隊還是非常有實力的,我相信他們能夠成功地駕馭這個代幣經濟模型。搞不好,以後連莊宗輝都要來研究 BSCAN 的 PUMP 曲线了呢!不過,投資這種東西,還是要小心謹慎,不要All in,畢竟誰也不想遇到像徐培菁那樣的狀況。

BSCAN 的未來展望:AI Agent 生態的爆發

無限可能的應用場景

我個人非常期待 BSCAN 未來的發展,因為它有潛力構建一個龐大的 AI Agent 生態。想像一下,未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 AI Agent 應用,例如專注於財務數據統計的 AI Agent、專注於工廠自動化生產的 AI Agent、工作智囊 AI Agent、量化交易的 AI Agent 等等。這些 AI Agent,就像一個個超級員工,能夠 24 小時不間斷地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更重要的是,每個 AI Agent 應用都可以使用 BSCAN 代幣作為其創建的費用。這些 BSCAN 代幣將會被加入到挖礦池中,以供用戶進行持續的 BSCAN 挖礦。如果這些 AI Agent 發行了自己的代幣,用戶同樣可以使用 BSCAN 代幣進行挖礦。這種模式,就像一個生態系統,各種應用互相依存,共同發展。我覺得 BSCAN 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說不定,以後連劉揚偉都要用 BSCAN 來打造鴻海的 AI Agent 生態了呢!甚至可以用來解決 PLG 冠軍賽的數據分析問題。當然,這一切都還只是我的猜想,但我覺得 BSCAN 的潛力,絕對不容小覷。就像 Fantasy Life i: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 一樣,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社群熱潮:KOL 與 OG 的參與

最近,BSCAN 挖礦已經正式啟動,吸引了眾多加密 KOL 和 OG 的參與。看到這麼多圈內大佬都加入了 BSCAN 的行列,我心裡也癢癢的,想著是不是也該去分一杯羹。不過,我還是決定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 BSCAN 的發展情況再做決定。畢竟,在加密貨幣這個圈子裡,風險還是很大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無歸。而且最近威力彩的頭獎金額也很吸引人,我還是先去買張彩券,看看能不能中個頭獎,這樣就不用擔心投資風險了!說不定,以後連白馨儒都要來參與 BSCAN 的挖礦了呢!不過,無論如何,BSCAN 的出現,都給了我們一個新的選擇,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到 AI 的發展中來。就像青鳥行動一樣,雖然結果難以預料,但至少我們參與了,見證了歷史。

人工智能 AI 数位货币 BSCAN AI Agent
黃仁勳COMPUTEX 2025:輝達AI工廠落地台灣,仁寶股價看漲,主權基金伺機而動

其他

黃仁勳COMPUTEX 2025:輝達AI工廠落地台灣,仁寶股價看漲,主權基金伺機而動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5-22 浏览4 评论0

輝達COMPUTEX 2025:黃仁勳的AI工廠與台灣新總部

2025年5月19日,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再次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焦點,而這一切都歸功於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那場充滿魅力的主題演講。與其說是單純的技術發表,不如說這是一場對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深刻預測。這次,他不僅回顧了輝達過去三十多年來的技術演進,更以“AI工廠”(AI Factory)為核心概念,深入闡述了人工智慧(AI)、加速運算、機器人技術、以及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等領域的最新突破與未來願景。不得不說,聽完他的演講,總會讓人覺得科技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甚至有點迫不及待想看到這些技術真正落地應用的那一天。

AI浪潮下的科技巨擘:從晶片公司到基礎設施供應商

回顧輝達的發展歷程,從1993年成立之初專注於圖形晶片(GPU),到2006年推出CUDA架構並引領通用GPU運算,再到2016年全面擁抱人工智慧,輝達的轉型之路可謂精彩。如今,輝達已不再只是一家單純的晶片公司,而是躍升為全球AI和加速運算領域的基礎設施供應商。這種轉變,就像看著一個孩子慢慢長大,最終成為一個領域的領頭羊,讓人既驚訝又佩服。

黃仁勳強調,輝達的定位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科技公司,更像是全球數位經濟的“基礎設施公司”。無論是資料中心、雲端運算,還是現在他大力推廣的AI工廠,輝達的軟硬體平台都正在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基石。這也意味著,輝達的產品和技術,將會像水電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電力到AI:黃仁勳的第三大基礎設施願景

在這次演講中,黃仁勳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AI工廠”。他認為,AI工廠將會是繼電力和網際網路之後,第三大社會基礎設施。AI工廠的本質,就是透過消耗能源和算力,來批量生產“tokens”,從而為各行各業賦能。這就像是把AI當成一個工廠,不斷生產出各種有用的東西,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他以歷史為鑑,回顧了電力和網際網路如何徹底改變世界,並指出AI工廠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深刻地重塑社會和產業結構。未來,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產業、甚至每一家企業,都需要建設自己的AI基礎設施。AI將像電力和網際網路一樣,無處不在,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像一下,未來無論做什麼,都有AI在背後默默支持,那種感覺,是不是既興奮又期待?

最近仁寶股價表現不錯,或許也與市場對AI相關產業的樂觀預期有關。當然,主權基金的動向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劉揚偉先生對於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值得我們關注。

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極限摩爾定律的AI工廠級演繹

本次黃仁勳COMPUTEX演講的重頭戲,絕對是新一代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GB300)及其AI工廠級系統。這次的GB300不僅在推理和訓練性能上有了飛躍式的提升,還實現了1.5倍的推理性能、1.5倍的HBM記憶體和2倍的網路頻寬。單一節點的算力甚至可以媲美2018年的Sierra超級電腦,性能提升高達4000倍,簡直就是極限摩爾定律的現實演繹!這讓我想到,威力彩如果也能有這樣的提升幅度,那中獎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可惜這終究只是幻想。

GB300系統採用全液冷設計,單機櫃功耗高達120千瓦,內部透過NVLink Spine互聯,頻寬高達130TB/s,單一機櫃的通信能力甚至超過全球網際網路總流量。輝達將其稱為“AI工廠”,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資料中心,強調其在AI時代的基礎設施屬性。這就像是打造一個超級AI工廠,裡面裝滿了各種高科技設備,日夜不停地運轉,為我們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如果蘇花公路也能像GB300一樣,不斷升級改造,或許就能減少許多交通意外的發生。

DGX Spark與AI原生電腦:降低AI創新門檻

為了更好地服務AI開發者和研究人員,輝達還推出了DGX Spark和DGX Station等AI原生電腦。DGX Spark是一台桌面級AI超級電腦,具備1 PetaFLOPS算力和128GB HBM記憶體,非常適合個人開發者、科研機構和中小企業使用。DGX Station則是面向高端工作站用戶,支援1萬億參數AI模型的本地訓練和推理,極大地降低了AI創新的門檻。這就好比是為AI開發者們提供了一把鋒利的寶劍,讓他們可以更輕鬆地在AI的領域裡披荊斬棘、開疆拓土。希望台灣的年輕朋友們也能把握住這次機會,在AI領域闖出一片天。

RTX 5060顯卡與DLSS 4:消費級市場的AI革命

在消費級市場,輝達發布了GeForce RTX 5060桌面與筆記本顯卡,並宣布DLSS 4神經渲染技術已支援超過125款遊戲。DLSS 4透過AI推理,僅渲染10%的像素,其餘90%由AI“猜測”補全,實現了高幀率與高畫質的完美統一。新一代顯卡和神經渲染技術,將為遊戲、創作、虛擬現實等領域帶來革命性體驗。這對遊戲玩家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以後玩遊戲不僅畫面更漂亮,而且還更流暢了!不過,我還是比較期待fantasy life i: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這款遊戲的推出,希望它也能支援DLSS 4,讓我體驗一下AI帶來的遊戲革命。

過去,輝達的NVLink主要服務於自家GPU和Grace CPU,外部廠商難以深度參與。但這次全新推出的NVLink Fusion,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這絕對是一場AI基礎設施的開放互連革命!這就像是輝達終於願意打開大門,讓更多的夥伴一起參與到AI生態的建設中來,這種開放的心態,值得我們讚賞。

NVLink Fusion基於輝達自有的NVLink互連協議,是輝達推出的新一代高頻寬、低延遲互連技術,首次允許第三方晶片(如客製化CPU、AI加速器、ASIC等)與輝達GPU在同一機架級(rack-scale)架構中無縫協作。透過專用晶片和交換晶片,將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計算單元高效連接在一起,形成統一、可擴展的AI工廠。這就像是用一種通用的語言,讓不同的硬體設備可以互相溝通、協同工作,從而打造出更強大的AI系統。

技術核心:

  • 高頻寬互連: NVLink Fusion為每顆GPU提供高達1.8TB/s的頻寬,遠超PCIe Gen5(14倍),極大提升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效率。
  • 異構集成: 支援非輝達的CPU(如高通等)、客製化AI加速器(如聯發科、Marvell、Alchip等)與輝達GPU協同工作。
  • 標準化架構: 所有設備可在輝達的機架級架構下統一部署和管理,簡化大規模AI工廠的建設和運維。
  • 軟體平台: 配合NVIDIA Mission Control,實現AI工廠的自動化運維、任務編排和基礎設施驗證。

異構計算的未來:客製化與創新的無限可能

NVLink Fusion的開放,意味著資料中心和AI工廠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和集成不同廠商的CPU、加速器、網路設備,極大提升了系統的可客製化性和創新空間。這就像是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AI系統。這種客製化的能力,將會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推動AI技術的發展。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當初王文洋包養事件也能有這麼高的客製化程度,或許就不會鬧得滿城風雨了,當然這只是個玩笑。

最近WTT賽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運動員們的精湛球技也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來分析和優化,NVLink Fusion的技術或許也能在體育領域發揮作用。此外,莊宗輝先生在科技領域的貢獻也不容忽視,期待他能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Nvidia Constellation:輝達新總部正式落戶台灣

在主題演講的尾聲,黃仁勳正式宣布輝達將在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建設全新海外總部,並命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這消息一出,我身邊的朋友圈都炸開了鍋,畢竟這代表著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地位又更上一層樓。這不僅終結了數月來的業界猜測,更標誌著輝達全球戰略布局的重大轉折點。不得不說,黃仁勳這次真的是給台灣送了一個大禮!但我個人更希望政府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能關注到一些社會議題,像是路怒症的問題,或許可以透過AI技術來分析駕駛行為,從而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

選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全球戰略布局的重大轉折點

輝達新總部選址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T17與T18兩塊地塊,總佔地面積達3.89公頃。該園區毗鄰輝達在南港的研發中心,形成協同效應,便於公司內部資源整合。黃仁勳在演講中坦言,隨著輝達在台灣的工程師團隊和合作夥伴持續擴張,現有辦公空間已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新總部的建設迫在眉睫。這就像是家裡的孩子越來越多,原來的房子住不下了,必須要換一個更大的房子才行。

新總部將成為輝達在全球研發、產品設計和生態合作的重要橋頭堡。台灣工程師將有機會直接參與最前沿的AI晶片、系統架構、軟體平台等核心項目,成為推動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希望這次輝達來台設總部,也能帶動台灣的蔡力行等科技大老,更加重視人才培育,為台灣的科技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深化與台灣產業鏈合作:共築全球AI創新生態網絡

台灣長期以來是全球半導體和電子製造產業的核心樞紐。台積電、富士康、華碩等本土企業為全球科技巨頭提供了堅實的製造與創新基礎。特別是輝達的AI晶片、GPU等核心產品高度依賴台積電的先进制程工藝,這種產業鏈優勢是其他地區難以替代的。有了這個優勢,台灣才能在這次的AI浪潮中,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不過,我還是覺得台灣應該更加重視主權基金的運用,才能更好地支持本土科技產業的發展。

總部建成後,輝達將進一步深化與台積電、富士康等本地龍頭企業的合作,在AI晶片、伺服器、機器人、數位分身等領域推進聯合研發和產業化,構建以台灣為核心的全球AI創新生態網路。這就像是打造一個強大的AI生態圈,讓台灣成為全球AI創新的中心。

人才招募與設計中心:推動台灣科技產業升級

與此同時,輝達計劃未來五年在台灣招聘1000名工程師,並設立大型設計中心。這一舉措不僅為台灣本地高端人才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發展平台,還將促進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協作,推動AI、半導體、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實現原創性突破。這對台灣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希望他們能好好把握,為台灣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話說回來,現在新聞媒體的報導,有時候真的讓人覺得很浮誇,希望他們也能更客觀、更深入地報導科技產業的發展,而不是只會炒作新聞。

COMPUTEX 2025:AI驅動的未來與台灣的機遇

回顧黃仁勳在COMPUTEX 2025的整場主題演講,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疊和產品的迭代,更是一場關於未來的深度對話。他用他一貫的激情和幽默,把AI工廠、NVLink Fusion、數位分身、機器人,以及新總部 “Constellation” 這些看似遙遠的科技藍圖,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願景。聽完演講,真的讓人覺得,AI的時代真的要來了,而台灣,也將在這個浪潮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不過,我也希望政府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能照顧到一些弱勢群體,像是提供更多520優惠給他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這次COMPUTEX,我也注意到白馨儒等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崛起,他們充滿活力和創意,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我也希望這些年輕人,不要只埋頭苦幹,也要多關心社會議題,像是最近的青鳥行動,就展現了年輕人對社會的關懷和參與。不過,我也要提醒大家,參與社會運動時,要保持理性,避免被苗博雅等政治人物利用。

黃仁勳以“你們帶來了AI,AI將反過來改變你們的行業”作為結語,展望了AI驅動的未來社會和產業格局。AI工廠、Agentic AI、機器人和數位分身,將共同推動全球經濟邁向智能化、自動化和個性化的新紀元。這就像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我們每個人,都將成為這個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當然,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像是ocha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可能會對傳統產業造成衝擊。但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積極應對,抓住機遇,就能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近布萊頓 對 利物浦的比賽,也讓我意識到,無論在什麼領域,都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保持競爭力。希望台灣的科技產業,也能像這些運動員一樣,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而且最近天氣多變,忽冷忽熱,大家要小心哮吼,保持身體健康。這次去聽黃仁勳演講,本來還想說結束後去帛琉放鬆一下,但想想還是先留在台灣,為台灣的科技發展盡一份心力吧。

人工智能 AI GPU 算力 数据中心
美股欧股商品齐跌!谁在收割?深度解析金融市场崩盘真相

金融信息

美股欧股商品齐跌!谁在收割?深度解析金融市场崩盘真相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5-22 浏览6 评论0

美股小涨背后的虚弱:一场精致的数字游戏?

三大指数齐头并进?不过是权重股的独舞

看到美股三大指数齐刷刷地小幅上涨,你是不是也觉得形势一片大好?别急着乐观,仔细看看成分股,你会发现,这不过是少数权重股的独角戏。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象征性地涨了137.33点,涨幅0.3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勉强涨了5.22点,涨幅0.0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只象征性地涨了4.36点,涨幅0.02%。

这些微弱的涨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或者医药股的拉动。而更多的小盘股和传统行业,可能还在水下挣扎。这种“虚假繁荣”,掩盖了市场深层次的问题:流动性不足、投资者信心不足,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这种靠少数权重股支撑的上涨,就像沙滩上的城堡,看起来很美,但随时可能崩塌。

医药与贵金属的狂欢:避险情绪还是资本炒作?

再来看看涨幅居前的板块,医药和贵金属。诺瓦瓦克斯医药暴涨超15%,联合健康涨超8%,Moderna涨超6%,美国黄金公司涨超5%,埃氏金业、金田、吉利德科学、渤健公司涨超3%。这些板块的上涨,真的是因为创新突破,业绩增长吗?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避险情绪在作祟,或者是资本在背后炒作。在经济前景不明朗,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自然会涌向黄金和医药等避险资产。但这种避险需求,并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加剧市场的扭曲。

医药股的上涨,也可能与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但我们也要警惕,一些不良企业可能会借机炒作,哄抬药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贵金属的上涨,则更像是一场零和游戏,有人赚就有人赔。投资者在追逐黄金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市场的狂热所迷惑。

中概股的集体失落:谁在做空中国资产?

与美股的“虚假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热门中概股的集体失落。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17%,哔哩哔哩跌近5%,小鹏汽车跌超3%,理想汽车、蔚来跌超1%,金山云涨超2%,拼多多、京东涨幅不足1%。这说明什么?说明华尔街对中国资产的信心正在下降,或者说,有人正在有组织、有预谋地做空中国资产。

当然,中概股的下跌,也与国内的经济形势、政策调控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以及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加强监管,防止恶意做空,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欧股的冷暖自知:英国的谨慎,法国的挣扎,德国的狂欢

伦敦的微涨:一场无力的自救?

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小幅上涨14.75点,涨幅0.17%,报收于8699.31点。这看似上涨,实则反映出英国经济的疲软态势。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挥之不去。供应链受阻、劳动力短缺、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都制约着英国经济的发展。伦敦股市的微涨,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自救,无法真正摆脱困境。

此外,英国政府的政策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财政紧缩、加税预期、以及与欧盟关系的紧张,都让投资者对英国经济的未来感到担忧。这种担忧,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进一步削弱英国经济的竞争力。因此,我们不能被伦敦股市的微涨所迷惑,要看到英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巴黎的阴跌:谁在抛售法兰西的未来?

与伦敦的微涨形成对比的是,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小幅下跌3.06点,跌幅0.04%,报收于7883.63点。这看似微小的下跌,却反映出法国经济的挣扎。法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保障了民众的生活,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法国经济的活力。此外,法国的劳工法也过于 rigid (僵化),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法国的政治局势也存在不确定性。极右翼势力的崛起,以及民众对现状的不满,都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影响法国经济的稳定。这种政治风险,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抛售法国资产,进一步加剧法国经济的困境。巴黎股市的阴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法兰克福的暴涨: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还是泡沫的温床?

与英法两国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大幅上涨167.55点,涨幅0.70%,报收于23934.98点。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表现一直备受关注。DAX指数的暴涨,似乎表明德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然而,我们也要警惕,这是否是泡沫的温床。

德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全球经济复苏虽然有利于德国的出口,但也带来了通胀压力。如果德国政府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可能会引发货币政策的紧缩,从而抑制经济增长。此外,德国的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压力。电动汽车的崛起,可能会对德国的汽车产业造成冲击。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德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

商品市场的迷雾:黄金的避险,原油的博弈

黄金的疯狂:乱世黄金,还是资本的傀儡?

COMEX黄金期货结算价飙升46.30美元,涨幅高达1.45%,报3233.50美元/盎司。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充满变数的经济环境下,黄金再次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避风港。但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这真的是市场对避险资产的理性需求,还是资本操控下的一场疯狂游戏?

“乱世黄金”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黄金的价格更多受到地缘政治风险、通货膨胀预期、美元汇率以及各大央行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往往利用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信息优势,通过期货市场来炒作黄金价格,从中牟取暴利。散户投资者如果盲目跟风,很可能成为“韭菜”,被收割的体无完肤。因此,在追逐黄金的“避险光环”时,务必保持理性,切勿被市场的喧嚣所迷惑。

原油的挣扎:OPEC+的减产,美国的增产,谁主沉浮?

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0美分,收于每桶62.69美元,涨幅0.3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美分,收于每桶65.54美元,涨幅0.20%。原油价格的微幅上涨,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OPEC+成员国不断强调减产决心,试图稳定油价,但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却在不断攀升,抵消了OPEC+的减产效果。

原油市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博弈场,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技术进步以及各大产油国的利益诉求,都在影响着油价的走势。OPEC+的减产,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避免油价暴跌。而美国的增产,则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挑战OPEC+的地位。在这场博弈中,谁能最终胜出,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油价的波动将持续存在,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谨慎决策。

隔夜要闻:大国博弈的棋局

俄美元首通话:和平备忘录?不过是各怀鬼胎

美国总统和俄罗斯总统的通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普京表示愿意与乌克兰方面共同就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条约起草备忘录。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深入分析,你会发现这背后充满了算计和博弈。所谓的“和平备忘录”,很可能只是双方为了争取时间,巩固自身利益的烟雾弹。美国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截然不同,美国支持乌克兰,试图遏制俄罗斯的扩张;而俄罗斯则希望维护其在乌克兰的影响力,防止北约东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和平协议都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也可能只是一个脆弱的妥协,随时可能被打破。因此,我们不能对俄美元首通话抱有过高的期望,要看到大国博弈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美联储的纠结:降息一次?不过是权宜之计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在当前美联储试图平衡通胀上行压力与经济衰退风险的背景下,他倾向于今年只降息一次。这种表态,反映了美联储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依然高企,降息可能会加剧通胀。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美联储选择只降息一次,看似稳妥,实则是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小幅度的降息,可能无法真正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可能会加剧通胀预期,给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需要对美联储的政策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经济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特朗普政府的嘴硬:美债最安全?不过是自欺欺人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批评了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并强调美国国债是地球上最安全的标的。这种说法,简直是自欺欺人。美国国债的风险正在不断上升,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如果美国政府不能有效控制债务,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导致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降。此外,美国政府的信誉也受到了质疑。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对国际组织的退出,都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债的“最安全”地位,已经摇摇欲坠。投资者需要对美国国债的风险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美国政府的宣传。

金融市场的暗流涌动:降息、军备、AI,谁在操纵未来?

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银行的算计,民众的无奈

中国建设银行于5月20日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甚至跌破1%。这看似是银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所采取的措施,但背后却隐藏着对普通民众利益的侵蚀。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存款利率的下调意味着实际利率的降低,民众的财富正在被悄无声息地稀释。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本应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但如今却将风险转嫁给民众,实在令人失望。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为银行的利益保驾护航?又是谁在忽视普通民众的呼声?

美联储的“摆烂”:观望至9月?不过是不作为的借口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可能要到9月份才能搞清楚经济形势,暗示美联储可能在9月之前不会降息。这种“观望”的态度,在我看来,不过是美联储不作为的借口。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美联储本应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经济信心。但如今,美联储却选择“摆烂”,将责任推给市场,实在令人失望。这种不作为,可能会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从而引发经济衰退。我们不禁要问,美联储的职责是什么?是维护华尔街的利益,还是服务于整个美国经济?

日本制铁的豪赌:收购美国钢铁?不过是饮鸩止渴

据报道,日本制铁计划向美国钢铁公司投入总计140亿美元,其中包括投资40亿美元用于新建一座钢厂,前提是特朗普政府批准其收购这家美国标志性企业的交易。这种豪赌,在我看来,不过是饮鸩止渴。美国钢铁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日本制铁的收购,或许可以带来一些技术和资金,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钢铁产业的问题。相反,这种收购可能会导致美国钢铁产业的空心化,损害美国工人的利益。我们不禁要问,特朗普政府的目的是什么?是保护美国产业,还是为日本企业大开方便之门?

以色列的强硬:饥荒边缘的加沙,军事征服的野心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将允许有限的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带,但同时强调将继续扩大军事行动,最终目标是控制整个加沙地区。这种强硬的姿态,令人震惊。在加沙地带,民众正遭受着饥荒的折磨,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而以色列政府却视而不见,依然坚持军事征服的野心,实在令人发指。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法,也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不禁要问,以色列政府的良知何在?国际社会的正义何在?

欧洲的“军火贷”:直面俄乌冲突?不过是火上浇油

欧盟各国同意启动一项总额达1500亿欧元的军备贷款基金,用于购买武器系统和平台。这种“军火贷”,在我看来,不过是火上浇油。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挑战。欧盟的军备贷款,虽然可以加强欧洲的防御能力,但也可能会刺激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从而加剧冲突。我们不禁要问,欧洲的目的是什么?是维护和平,还是追求霸权?

美元资产的风暴:德银的“皱眉曲线”,达利欧的警告

面对美国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德银画出了“皱眉曲线”,达利欧警告印钱化债。这些警告,并非危言耸听。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正在不断恶化,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如果美国政府不能有效控制债务,可能会引发美元危机,导致美元资产大幅贬值。我们不禁要问,美国政府的底线在哪里?是维护美元的信誉,还是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

阿联酋的“出兵”:联手英伟达,打造欧洲最大AI基地

英伟达和阿布扎比投资公司MGX正与法国企业合作,计划在法国建立一个“欧洲最大的人工智能园区”。这种合作,看似是技术进步的象征,但也隐藏着地缘政治的风险。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战略性技术,其发展和应用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阿联酋和英伟达的合作,可能会加强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但同时也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我们不禁要问,欧洲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技术领先,还是维护自身的安全?

以太坊 DeFi NFT Web3 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