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升级 公链 性能提升 安全性增强

总的来说,文章内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区块链技术升级改造的重点方向、机遇和挑战,对目...

区块链技术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升级改造,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升级改造的重点方向: 性能提升: 当前许多公链的交易速度和吞吐量难以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升级改造着重于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费用,例如通过分片技术、图灵完备性改进等手段。 安全性增强: 区块链的安全...

还有 3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36人围观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置顶 金融信息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浏览152 评论1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什么是eUSD Card?

eUSD Card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eUSD Card有以下产品特性

  1.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1. 充值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且实时到账。
    2. eUSD Card携手行业领先的非托管钱包供应商CoinsDO,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3. 目前支持的币种:

      • 稳定币:USDT/USDC
      • 主流币:BTC/ETH/SOL/BNB/TRX
  2.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1. 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宝绑定使用
    2. 支持虚拟卡和实体卡,实体卡预计将在3月份推出
  3. 支持发布联名卡

    1. 我们支持定制卡片设计,将客户的企业Logo打印在卡片上,帮助合作企业吸引品牌的忠实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4.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1. eUSD Card支持全球210多个国家、5000万个商户进行快速支付
  5. 多重安全防护

    1. 3D Secure(3DS)双重验证,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2. 支持最新Passkey/FaceID功能,保护信息安全
    3. 一键冻结卡片功能,用户可随时在线冻结/解冻卡片,保障资金安全。

使用场景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2.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3.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4.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未来展望

  • 支持自托管钱包:允许用户绑定自己的钱包,自行管理私钥
  • 支持理财定投功能:允许用户的闲置资金产生利息,产生利息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关于 eUSD.com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虚拟货币 以太坊 稳定币 USDT USDC

金融信息

黄金价格狂飙,投行高调唱多,散户如何避坑?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4-16 浏览18 评论0

黄金再创新高:投行唱多背后的真实考量

24K99讯,现货黄金价格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突破3245美元/盎司大关,直冲历史新高。华尔街的投行们也没闲着,高盛和瑞银纷纷发布看涨报告,将金价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但细想一下,这些“权威”预测背后,究竟是基于对市场深刻洞察的理性分析,还是另有盘算的利益驱动?要知道,华尔街的投行们可不是慈善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扯到巨额利润,散户投资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被收割的韭菜。金价的上涨,受益者是谁?是早已布局的机构,还是那些追涨杀跌的散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华尔街巨头的乐观预测:是真知灼见还是利益驱动?

高盛和瑞银对黄金的“唱多”,无疑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这些机构的预测并非绝对真理,甚至可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高盛:3700美元/盎司并非终点,4000美元才是目标?

高盛分析师Lina Thomas及其团队预计,今年年底金价将达到3700美元/盎司,并在2026年中期冲上4000美元/盎司。这个预测相当激进,但我们不得不问,高盛的底气从何而来?他们真的相信黄金能涨到这个高度,还是仅仅为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从而抬高金价,让自己从中获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华尔街的预测往往与现实存在偏差,投资者切不可盲目听信。

瑞银:避险需求激增,金价剑指3500美元

瑞银策略师Joni Teves则相对保守,预计到2025年12月,金价将达到3500美元/盎司。瑞银的理由是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背景的变化,强化了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这个理由看似合理,但避险资产的选择并非只有黄金,美元、日元、瑞士法郎等同样具有避险属性。瑞银为何如此看好黄金,而忽略其他避险资产?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关联?我们不得而知。

央行购金潮: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前兆?

央行对黄金的持续购买,确实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或许预示着全球货币体系正在发生一场变革。

高盛:每月80吨的购买量,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高盛分析师认为,今年官方部门的黄金购买量可能平均每月约为80吨,高于此前预估的70吨。这表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但问题是,谁在大量购买黄金?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购买黄金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对冲美元风险,还是为了建立新的储备货币体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理解央行购金潮的真正意义。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抛弃美元,转而持有黄金,那么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全球经济格局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衰退阴影:黄金ETF能否成为避风港?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衰退的阴影挥之不去。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寻求避险资产,黄金ETF自然成为了一个备选项。但黄金ETF真的能成为避风港吗?

高盛:45%的衰退概率,黄金价格的上限在哪里?

高盛的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5%。如果衰退真的来临,资金涌入黄金ETF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推动金价上涨至3880美元/盎司。这个预测看似合理,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通货紧缩。在经济衰退期间,如果出现通货紧缩,现金可能比黄金更有价值。此外,黄金ETF的价格并非完全由黄金现货价格决定,而是受到市场情绪、资金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将黄金ETF视为应对经济衰退的万灵药,是相当危险的。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配置资产,切勿盲目跟风。

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保护主义:黄金的长期利好因素?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无疑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为黄金市场提供了长期利好因素。但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这些因素对金价的影响。

瑞银:不确定性驱动的投资组合多元化,黄金的春天来了?

瑞银认为,持续的不确定性推动了投资组合多元化的需求,这将有利于黄金。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投资组合多元化并非只能选择黄金。股票、债券、房地产、另类投资等都可以纳入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过度依赖黄金,反而会增加投资组合的风险。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对金价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如果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全球经济崩溃,黄金的需求可能会大幅下降,从而导致金价下跌。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是黄金的长期利好因素。

流动性困境:黄金价格波动的放大器?

黄金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尤其是矿产供应的限制以及央行和ETF的大量持有,可能会放大金价的波动,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风险。

矿产供应与央行囤金:谁在掌控黄金的命运?

瑞银指出,矿山供应增长有限,以及大量黄金被央行储备和ETF持有,可能有助于夸大黄金价格波动。这句话点出了黄金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供应不足。如果黄金的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那么金价很容易受到投机资金的炒作,从而出现剧烈波动。此外,央行和ETF的大量持有,也减少了市场上的可流通黄金数量,加剧了流动性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小规模的资金流动,也可能对金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投资者在投资黄金时,必须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状况,谨慎控制仓位,切勿盲目追涨杀跌。黄金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散户投资者更要小心谨慎。

黄金 金价 黄金投资 现货黄金 美元

金融信息

AI代理:从200亿泡沫到DeAI的价值回归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4-16 浏览19 评论0

AI代理泡沫的幻灭与真实需求

虚火与泡沫:200亿美元的过山车

AI代理,这个概念在几个月内像打了鸡血一样蹿红,市值冲破200亿美元大关,让人瞠目结舌。什么金融代理,投资DAO,仿佛一夜之间遍地都是印钞机。这股热潮背后,根本没人在乎什么狗屁基本面。只要能制造话题,包装得酷炫,哪怕实际价值为零,都能轻轻松松估值过亿。Virtuals.io就是这场闹剧的领头羊,靠着会讲故事、会营销,吸引了一群盲目跟风的韭菜和急于套现的开发者。说白了,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只不过这次的鼓是AI,花是空气币。

从造富神话到价值回归

然而,泡沫终究是泡沫,迟早要破。当潮水退去,我们才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在裸泳。Virtuals的估值从50亿美元的高峰跌落神坛,其他妖魔鬼怪也纷纷现出原形。现在,大家终于开始关注“纯粹的基本面”了,开始关心基础设施和去中心化AI。不过话说回来,这“基本面”究竟是什么,又有谁真正搞清楚了?Web2的AI模型倒是突飞猛进,Meta、OpenAI、阿里,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月一个新版本,性能蹭蹭往上涨。但这些玩意儿,跟Web3那帮人吹的“去中心化”、“颠覆式创新”有什么关系?我看就是换汤不换药,炒作概念罢了。

Web2的效率至上与数据伦理的拷问

效率提升的诱惑与数据隐私的隐忧

Web2的AI代理,说白了就是效率工具。Lovable、Bolt、Cursor、Windsurf,这些玩意儿让开发者更快地开发应用,更快地推出产品。用户呢?当然是哪个好用用哪个,哪个便宜用哪个,反正转换成本几乎为零。这种模式的确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门槛,但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你的数据是谁的?

中心化AI的潜在风险

当你对着ChatGPT倾诉衷肠,当你把自己的隐私信息喂给AI,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最终会流向哪里?OpenAI最近搞了个ChatGPT记忆功能,能记住你所有的聊天记录,提供“更个性化的回应”。听起来很贴心,对吧?但细思极恐!这不就是变相的数据监控吗?个性化AI代理、私人秘书、虚拟伴侣,这些玩意儿听起来很美好,但如果你的数据被别人掌握,你还敢用吗?我个人对此持强烈的怀疑态度。Web2的AI,本质上还是中心化的权力游戏,用户只是棋子,数据是燃料。

Web3的DeAI愿景:数据主权与透明可信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Web3的DeAI(去中心化AI),标榜的是数据主权、透明可信。听起来很美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区块链的确为DeAI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比如可验证的交易记录、无信任环境、去中心化计算。但问题是,这些技术还很不成熟,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何况,DeAI的概念实在太复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Bittensor的独特之处:去中心化AI的投资机会

所以,大部分散户还是倾向于选择那些“会聊天、搞笑”的Web3 AI代理,也就是那些没啥卵用的娱乐工具。当然,随着市场逐渐成熟,用户也开始意识到,这些玩意儿并不能创造可持续的价值。于是,市场开始整合,那些没有实际用例的代理逐渐消亡,而有用的代理则开始寻找真正的AI技术合作。Bittensor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它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AI生态系统,允许用户通过质押TAO代币来支持自己喜欢的子网,从而参与到DeAI项目中。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DeAI的投资门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DeAI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项目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Rayon Labs:用户体验至上的DeAI探索

面向消费者的UI/UX优化

在DeAI领域,Rayon Labs绝对是个异类。这家公司没有把精力放在那些虚无缥缈的“颠覆式创新”上,而是专注于优化用户体验,打造面向消费者的DeAI产品。他们深知,DeAI的概念过于复杂,普通用户很难理解。因此,他们致力于将DeAI技术封装成简单易用的工具,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DeAI的优势。

Squad AI代理平台:AI代理创建的Figma

Rayon Labs最酷的产品,当属Squad AI代理平台。这个平台允许用户通过拖拽的方式创建AI代理,就像使用Figma一样简单。用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只需将不同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就能快速搭建出一个功能强大的AI代理。这种“节点构建者”风格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AI代理的开发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DeAI的创新中来。在我看来,Rayon Labs代表了DeAI的未来方向:用户体验至上,技术服务于人。

去中心化AI DeAI Web3 AI代理 TAO代币

金融信息

浙江金融“防非反诈”:消费提振还是饮鸩止渴?

author author 发表于2025-04-16 浏览18 评论0

消费提振的幌子?浙江金融“防非反诈”行动背后的冷思考

一场看似及时的雨:金融顾问“百千万”行动启动

浙江省搞了个“防非反诈”的“百千万”行动,听起来是为老百姓的钱袋子保驾护航,防止那些花样百出的金融诈骗。又是金融顾问,又是青年志愿者,又是各种“走进”活动,声势搞得挺大,说是要“金融向善护民生”。不过,我总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对味。

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消费疲软,上面想方设法要提振消费。这时候搞这么个“防非反诈”行动,真的是单纯为了老百姓好吗?会不会是变相地告诉大家:“投资有风险,消费需谨慎,还是把钱攥在手里最安全”?如果是这样,那这行动的实际效果,恐怕是给本就低迷的消费市场再泼一盆冷水。

AI短视频与“摆摊”专家:反诈宣传的表面功夫?

活动现场又是AI反诈短视频,又是金融专家“摆摊”咨询,形式挺新颖,也挺热闹。但这些东西真的能触及问题的根本吗?

那些AI短视频,无非是把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翻来覆去地说,年轻人可能觉得新鲜,但真正容易被骗的老年人,有多少能看懂、能记住?至于那些“摆摊”的金融专家,一天能接待多少人?能真正解决多少问题?

说白了,这些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功夫。诈骗分子也在不断进化,他们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靠这些“摆摊”的专家,真能防得住吗?我对此深表怀疑。而且,这种“运动式”的反诈宣传,往往是“一阵风”,风头一过,一切照旧。

金融顾问:宣传员还是“替罪羊”?

这次行动的核心是金融顾问,说是要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深入基层,提供公益性金融服务。这话听起来很动听,但仔细想想,这些金融顾问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大多来自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本身就是逐利的,让这些人来做“防非反诈”的宣传,是不是有点讽刺?

更何况,这些金融顾问的本职工作是推销金融产品,完成业绩指标。让他们抽出时间来做公益宣传,他们能有多大的积极性?会不会只是把“防非反诈”当成一种营销手段,借机推销自己的产品?

如果真的发生了诈骗事件,这些金融顾问会不会被推出来当“替罪羊”,承担责任?毕竟,出了事总要有人负责嘛。

“浙江经验”的推广:是创新还是复制?

文章里提到,“浙江首创的金融顾问制度已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浙江经验”,还要在全国推广。我对这种“经验推广”一直持谨慎态度。

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居民金融素养都不同,“浙江经验”在浙江能成功,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能成功。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模式,而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更何况,“浙江经验”本身是否真的成功,还有待商榷。金融顾问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是否真的发挥了作用?是否真的提高了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调查和评估,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推广。

金融向善?别忘了金融的本质

这次行动的主题是“金融向善护民生”,听起来很高尚。但我想提醒大家,金融的本质是逐利的。金融机构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做慈善。

当然,金融机构也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不能指望它们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如果金融机构真的“向善”了,那它们还能生存下去吗?

与其空喊“金融向善”的口号,不如切实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从根本上减少金融诈骗的发生。这才是真正对老百姓负责任的做法。

诈骗 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