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 DeFi 钢铁行业

美国钢铁公司收购战越来越精彩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和纽柯钢铁的加入,让局势更加扑...

路透社报道,美国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计划与纽柯钢铁公司合作,向美国钢铁公司提出全现金收购要约,报价每股35美元以上。此举直接挑战了此前被美国总统拜登叫停的日本制铁的收购计划(每股55美元,总价值超过140亿美元)。 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计划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全部股权...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加入33人围观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置顶 金融信息

eUSD Card:连接加密货币与全球支付的桥梁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2-08 浏览154 评论1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行业和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用例,加密信用卡建立了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使得消费加密货币变的非常简单。

什么是eUSD Card?

eUSD Card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传统的出金方式要将资金换成法币再消费,资金转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汇率的损耗,eUSD Card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的信用卡,能直接消费加密货币,减少了法币和数币之间兑换的时间成本。 第二个痛点是,部分地区因银行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快速方便地获得美金支付的能力,对于手头没有VISA/MASTER卡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当需要订阅的服务只能支持VISA/Master卡时,能快速拥有一张VISA/MASTER卡能快速解决问题。

eUSD Card有以下产品特性

  1. 支持10+种加密货币充值

    1. 充值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且实时到账。
    2. eUSD Card携手行业领先的非托管钱包供应商CoinsDO,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3. 目前支持的币种:

      • 稳定币:USDT/USDC
      • 主流币:BTC/ETH/SOL/BNB/TRX
  2. 能在各大电子钱包使用

    1. 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宝绑定使用
    2. 支持虚拟卡和实体卡,实体卡预计将在3月份推出
  3. 支持发布联名卡

    1. 我们支持定制卡片设计,将客户的企业Logo打印在卡片上,帮助合作企业吸引品牌的忠实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4. 借助VISA卡组织网络

    1. eUSD Card支持全球210多个国家、5000万个商户进行快速支付
  5. 多重安全防护

    1. 3D Secure(3DS)双重验证,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2. 支持最新Passkey/FaceID功能,保护信息安全
    3. 一键冻结卡片功能,用户可随时在线冻结/解冻卡片,保障资金安全。

使用场景

eUSD Card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 Web3用户:

    Web3用户天然有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经验中,往往是将加密货币转成法币,这个转换需要的时间和转化成本。Web3用户可以直接充值即可使用卡片。

  2. 订阅云服务/Saas/广告:

    大多数线上云服务、SAAS软件支持VISA/Master卡进行支付例如,我们的客户将eUSD Card用于Facebook广告,Facebook广告的平台风控规则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封号,一旦封号就会陷入业务停滞的危险。eUSD Card支持多卡功能和限额功能,降低封号之后无卡可用的境地,同时方便企业和个人进行账单和资金管理。

  3. 经常外出旅行的“空中飞人”:

    这类用户核心诉求第一是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eUSD Card几乎支持任意币种,支持超过5000万商户进行支付,能完美满足跨境支付的需求。第二是防止盗刷。针对防盗刷,eUSD Card的建议是限制卡片的消费额度,开启3DS验证,一旦发现盗刷行为,立刻冻结卡片,最好绑定Apple/Google等信誉良好的钱包使用,这类钱包不会暴露您的卡号/CVC等敏感信息。

  4. 远程&跨境支付:

    随着远程和跨国办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服务费、房租、工资等。eUSD允许通过转账非常方便地将资金转给收款人,同时也支持将eUSD Card绑定到付款平台和支付平台进行代扣等。

未来展望

  • 支持自托管钱包:允许用户绑定自己的钱包,自行管理私钥
  • 支持理财定投功能:允许用户的闲置资金产生利息,产生利息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消费

关于 eUSD.com

eUSD.com 是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专注于加密钱包和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降低加密货币的使用门槛。团队成员有超过10余年的金融服务行业的经验,核心成员来自于知名金融公司。

官方网站: https://eusd.com

Twitter: @eUSD_Card

联系方式: cs@eusd.mail.com

点击开卡: 连接

虚拟货币 以太坊 稳定币 USDT USDC

虚拟币研究

BeBeBus:高颜值下的隐忧,营销狂奔难掩利润“骨感”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13 浏览40 评论0

BeBeBus:高颜值也难掩的隐忧

不同集团(BeBeBus)冲刺港股IPO,看似一片欣欣向荣,但细读招股书,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营销至上,利润的“骨感”现实

BeBeBus在招股书中大篇幅强调其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动辄几万达人合作,几十万篇帖子和视频。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些靠“种草”起家的网红品牌,短期内声势浩大,但长期来看,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很容易昙花一现。

的确,BeBeBus的营收增长迅速,2024年前三季度已达8.84亿元。但翻看利润表,却发现净利率只有区区5%左右。这意味着每卖出100块钱的产品,到手的利润只有5块钱!对比一些传统耐用母婴品牌,这个利润率实在算不上漂亮。例如,主打性价比的Babycare虽然营销力度也很大,但至少在规模效应下能维持相对健康的利润水平。这种利润的“骨感”现实,让人不禁怀疑BeBeBus是否陷入了“营销黑洞”,过度依赖烧钱换增长。

“一条腿走路”,发展不均衡的风险

BeBeBus最初以婴儿推车、安全座椅等出行场景产品起家,但近年来,护理场景的营收占比大幅提升。招股书将此解读为业务多元化的成功,我却认为这更像是“一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出行场景作为BeBeBus的传统优势项目,营收占比却在逐年下滑。

这种转变并非自然演进,而是更像是依赖营销驱动的结果。母婴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在核心品类上持续创新,仅仅依靠营销来拓展新品类,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赶超。就像当年的淘品牌“绿盒子”,凭借童装起家,但盲目扩张品类,最终落得黯然退场的下场。

重营销轻研发,竞争力堪忧

BeBeBus的招股书中,销售费用占比常年超过30%,而研发费用占比却不足3%。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够带来营收增长,但长期来看,却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比来看,一些国际知名母婴品牌,如Stokke,非常注重产品研发和设计,其标志性的成长椅,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功能性强大,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需求。这种差异化的产品优势,才是品牌能够长期立足的关键。BeBeBus如果长期忽视研发投入,仅仅依靠营销来维持增长,恐怕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中国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虽然招股书中乐观地预测未来新生儿人口将维持在每年800万左右,但现实情况可能并不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创下历史新低。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BeBeBus如果不能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仅仅依靠营销来吸引用户,恐怕很难实现可持续增长。

高端定位的困局

招股书中,BeBeBus将自己定位为高端耐用母婴品牌,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强调中国高端育儿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然而,这种高端定位是否能够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市场份额,仍然存在疑问。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仍然很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另一方面,高端母婴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国际大牌,还有一些新兴的国产品牌,如 UPPAbaby、Silver Cross,都在争夺市场份额。BeBeBus如果不能在产品设计、品质和服务上真正做到高端,恐怕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总而言之,BeBeBus的IPO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过度依赖营销、研发投入不足、人口红利消失以及高端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阻碍。BeBeBus如果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还需要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布局。

IPO 利润 营销 研发 竞争力

金融信息

卡尼上位:美加关系新变局?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13 浏览30 评论0

加拿大变天:卡尼上位,美加关系风云再起?

当地时间9日晚,自由党内部的权力更迭尘埃落定,马克·卡尼这位政坛老将,最终赢得了自由党领袖的宝座。这意味着,不久之后,特鲁多将卸任,卡尼将接过总理的重担,组建他的新内阁。

卡尼的胜选,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加拿大民众对于当前美加关系现状的焦虑。要知道,在过去几年里,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像一把悬在加拿大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而卡尼,正是抓住了这份焦虑,将自己塑造成了能够带领加拿大走出困境的“救星”。

特朗普的“威胁”与加拿大的反击

卡尼在胜选演讲中,毫不掩饰地将矛头直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他声称,特朗普试图削弱加拿大经济,通过征收“不合理”的关税来攻击加拿大的家庭、工人和企业。这种直接的指责,在加拿大政坛实属罕见,但也恰恰反映了卡尼强硬的政治姿态。

“特朗普试图削弱加拿大经济”,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回顾过去几年,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发起的贸易攻势,例如对加拿大木材征收高额关税,确实给加拿大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根据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数据,2017年美国对加拿大软木征收的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导致加拿大软木出口额下降了近10%。(来源: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年度报告,2018)

卡尼表示,加拿大政府将保持报复性关税,直到美国“尊重”加拿大。这种以牙还牙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缓解民众的不满情绪,但从长远来看,是否会加剧美加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有待观察。

卡尼的底气:经验与野心

那么,卡尼凭什么敢于如此强硬地对抗美国呢?这或许与他丰富的履历有关。

卡尼并非政坛新人。他曾在高盛公司担任要职,后又担任加拿大央行行长和英国央行行长,拥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他成功带领加拿大渡过难关,这无疑为他赢得了不少声誉。

更重要的是,卡尼似乎有着更大的野心。他曾公开表示,美国人想要加拿大的资源、水、土地甚至国家,如果美国成功了,他们将摧毁加拿大的生活方式。这种言论,与其说是对美国的担忧,不如说是对加拿大民众的煽动,旨在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意识,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

加拿大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卡尼的上台,无疑给加拿大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卡尼主张创建一个统一的加拿大经济体,消除国内贸易障碍,提高劳动力流动性,促进商品自由流通。这些举措,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加拿大的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卡尼与特朗普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给美加贸易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外,卡尼是否会像他所承诺的那样,立即宣布举行大选,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自由党目前的民意支持率并不占优,如果仓促举行大选,很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加拿大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与美国建立一种健康、互利的合作关系?如何在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些都是卡尼政府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一味地强硬对抗,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妥协同样重要。卡尼能否带领加拿大走出困境,关键在于他能否在强硬与务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我看来,卡尼的胜选,与其说是加拿大民众对他的信任,不如说是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所面临的挑战,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严峻。加拿大能否在他的领导下,摆脱美国的阴影,走向更加独立和繁荣的未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以太坊 DeFi NFT Web3 元宇宙

区块链分析

美的空调“无风感”:舒适生意还是营销噱头?

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研究 发表于2025-03-09 浏览33 评论0

“无风感”背后的舒适生意:美的空调的进与退

美的空调在”无风感”赛道上的持续投入,看似迎合了消费者对舒适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但细究之下,却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从2015年推出首款无风感空调,到如今的WF1系列,美的确实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并积累了大量的相关专利。然而,这种对”无风感”概念的过度强调,是否真的解决了用户痛点,还是仅仅创造了一个新的营销噱头?

“无风感”真的是刚需吗?

“无风感”的概念,最初的确是为了解决传统空调冷风直吹带来的不适感。但问题在于,这种”不适感”究竟有多普遍?有多少人真的因为空调直吹而感到困扰,以至于愿意为此买单?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空调消费体验报告》,消费者对空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制冷效果、节能性、噪音控制等方面,对”无风感”的提及较少。(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 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在意的是空调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而非一些附加的舒适功能。

更何况,”无风感”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谓的”无风感”,并非真的没有风,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风分散、弱化,使其不易被感知。但这种弱化的风,真的能带来更好的舒适体验吗?抑或只是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感觉更舒适?

技术创新还是营销炒作?

美的在”无风感”技术上的投入不可否认,但其宣传策略也值得玩味。从”无风感,有凉感”的口号,到”双翼无风感科技”、”母婴级呵护”等概念,美的不断地为”无风感”赋予新的内涵,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高端、健康、舒适的代名词。

然而,这些概念的实际效果,却往往难以验证。例如,所谓的”母婴模式”,真的能根据母婴人群的特殊需求,智能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速吗?这些调节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科学的数据支持?

美的在宣传中,经常使用”黄金配比”、”全维度呵护”等夸张的词汇,给人一种”用了美的无风感空调,就能拥有完美空气”的错觉。但事实上,空调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温度、湿度和风速,还包括空气的洁净度、有害物质的含量等。仅仅依靠”无风感”技术,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

“无风感”的未来在哪里?

不可否认,美的在”无风感”赛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如果仅仅依靠概念炒作,而忽视了产品的实际性能和用户体验,”无风感”的未来恐怕并不乐观。

美的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无风感”技术与空调的其他功能相结合,提升产品的整体性能。例如,可以将”无风感”与智能控制、节能技术相结合,打造更加智能化、节能化的空调产品。此外,美的还应该加强对用户需求的调研,了解用户真正需要的舒适体验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户推销自己认为好的产品。

只有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才能让”无风感”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噱头,而是真正能为用户带来舒适体验的技术。